
斧头与凿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襆物……因开襆,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 唐 吴融 《沃焦山赋》:“上无灌木夸良工之斧凿,下无灵鰲招巨人之钩索。”
斤凿(jīn záo)是现代汉语中的生僻词,其释义需结合古代字书及文献用例综合考辨,具体解析如下:
「斤」的本义
甲骨文象斧形工具,《说文解字》释为:「斫木斧也」(中华书局影印本)。引申为砍削动作,如《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
「凿」的本义
《说文解字》注:「穿木也」,指穿孔工具(如凿子)及穿透动作。段玉裁注:「凡穿物使通皆曰凿」(上海古籍出版社《说文解字注》)。
「斤凿」属并列式复合词,核心含义为:
用斧斤砍削、用凿子穿孔,泛指精细的加工修整。其用法可分两层:
指木工对材料的切削雕琢,如《周礼·考工记》「轮人为轮,斩三材」郑玄注提及加工木材需「斤凿之功」(《十三经注疏》)。
引申为对事物的刻意雕琢或强行修正,含贬义。如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批评后世学者对古籍「强加斤凿,失其本真」(中华书局点校本)。
现代汉语中「斤凿」极少独立使用,多见于研究文献:
需区别于近义词「斧凿」:
参考文献来源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
-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华书局)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辞源》(商务印书馆)
“斤凿”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背景,可参考《酉阳杂俎》《沃焦山赋》等文献。
白蒻冰槃尺题丑夷啜持寸札带约点籍踧踧帝狩堆云发取風聽风檐刻烛焚券拊辑感慨激昂共命鸟汗涔涔河渠挢舌进酖静功金锡局蹄拦工棱光连地亮晶晶离愍留园马尘眉峰煤气机命酌密摺末策睦邻政策逆鬼牛骥评断迫在眉睫清头阙廷群贤毕至靸拉山草山荒神解双糖水分蔬蓏同学究出身通综颓放武学下户相毙小觑西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