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札的意思、寸札的详细解释
寸札的解释
[brief letter] 短小的信函
倘不以垢累,时存寸札,则虽先犬马犹松乔焉。——王僧儒《与何炯书》
详细解释
简短的信札。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倘不以垢累,时存寸札,则虽先犬马,犹 松 乔 焉。”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琴书》:“倘得机缘,寸札相招,我立至。”
词语分解
- 寸的解释 寸 ù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 短小:寸土。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寸心。寸步难行。 姓。 笔画数:; 部首:寸; 笔顺编号:
- 札的解释 札 á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札记。 信件:手札。信札。 旧时的一种公文:札子。 夭死。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寸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简短的信函,主要用于古代文学或书信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
词源构成
“寸札”由“寸”和“札”组合而成:
- 寸:长度单位,形容极短或极小,如“寸步难行”。
- 札:原指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后引申为书信或文书,如“书札”。
-
具体含义
该词字面意为“短小的信纸”,实际指代简短的书信。例如南朝梁王僧孺在《与何炯书》中写道:“傥不以垢累,时存寸札,则虽先犬马,犹松乔焉。”,表达希望对方寄信联系的愿望。
-
使用场景
- 古代文学:常见于诗词或书信,如宋代孙嵩诗句“生前文字冗,寸札蓐荑稂”。
- 谦称用语:古人用“寸札”自谦信件简短,如清代吴下阿蒙《断袖篇》中“寸札相招”。
-
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寸札”形容纸币的小尺寸,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总结来看,“寸札”主要用于古代书信场景,强调信件的简短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令》等古籍中关于文书尺寸的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寸札》一词的意思是指“小而薄的纸片”,常用来表示钞票或者纸币。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寸”部首,右边是“札”部首。其中,“寸”部首意为“九寸绳子的一部分”,表示长度单位;而“札”部首则是指“碑文”的意思。
《寸札》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纸币制度。在古代,人们使用地方性的银票或纸币进行交易,而这些纸币在形状和大小上与《寸札》非常相似,因此产生了将纸币称作《寸札》的说法。
在繁体字中,产生了一些与《寸札》相似但有细微区别的写法。例如,“寸”部首在繁体中有时会粗短一些,而“札”部首的上部则会有一个撇号。这些变体写法并不影响词义,只是在形态上略有不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古代的“寸”字可能会写成一个竖着的长条,在字形上更接近于长度单位的含义。而“札”字则可能会写成三个竖着的长条,表达碑文的意思。这些古代写法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但仍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以下是一些使用《寸札》一词的例句:
1. 他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寸札。
2. 这张寸札非常薄,可以轻松放在口袋里。
3. 我只有一张寸札,希望足够支付这顿饭。
一些与《寸札》相关的组词包括寸尺 (衡量长度的工具)和札记(写下信息或记录的纸张)。在意义上与《寸札》相近的词语有纸币、钞票等,它们也是用来表示货币的纸片。反义词方面,与《寸札》相对的是金银财宝或实物货币,它们通常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财产。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