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荒的意思、山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荒的解释

山中荒地。《宋史·兵志十二》:“惟 河东 嵐石 之间,山荒甚多, 汾河 之侧,草地亦广,其间水草最宜牧养。” 明 王守仁 《谪居粮绝》诗:“山荒聊可田,钱鎛还易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荒

读音:shān huāng

基本释义:

  1. 山地荒芜(形容词):

    指山林或耕地因长期未开垦、缺乏管理而变得荒凉贫瘠的状态。例如:“连年战乱,田地山荒,民生凋敝。”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

  2. 山区的灾荒(名词):

    特指因自然灾害(如旱灾、虫害)导致山区农作物歉收的饥荒现象。古文献中常见“山荒民饥”的描述,反映农耕社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来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史》(中华书局,2005年)

  3. 植被破坏后的荒山(名词):

    指因过度砍伐、火灾等导致森林消失后的裸露山地,常见于生态学语境。例如:“刀耕火种致山荒,水土流失日益剧。”

    来源:《中国生态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

文学引申义:

  1. 比喻头发散乱蓬松(形容词):

古诗词中借“山荒”形容人发如荒草般杂乱。杜甫《秋野五首》有“山荒荆棘野,风急羽毛摧”之句,后引申为仪容不整之态。

来源:《全唐诗》卷231(中华书局,1960年)参考链接

文化背景:

“山荒”一词浓缩了传统农耕文明对土地资源的敬畏。古代官府常颁布《劝农令》组织垦荒,如《宋史·食货志》载“募民垦山荒,免三年赋”,体现土地治理与民生保障的关联性。

现代应用:

当代语境下,“山荒”多用于生态保护议题,如“退耕还林修复山荒”,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

“山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山中荒地,常用于描述地理环境贫瘠、荒凉的景象。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与构成

二、文献用例与扩展

  1. 历史记载
    《宋史·兵志十二》提到:“惟河东嵐石之间,山荒甚多,汾河之侧,草地亦广”,描述山西岚县、石州一带多荒山,但汾河沿岸草地适合畜牧。
  2. 诗词引用
    明代王守仁在《谪居粮绝》中写道:“山荒聊可田,钱鎛还易办”,意为虽处荒山,仍可开垦田地,农耕工具也易置办。

三、现代应用与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或例句,可参考《宋史》及王守仁诗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不忘危邦选扁表摽摘逼扣冰点博导不及不是话头尘动賨货单角砥草冬假鹅湖之会仿生化学方田法芬芬分时计算机浮阳光芒万丈吭咽横跞遑论环拿化元户絶寂处金翿经涉锦还金箓云签劲猛渴涸坑杀克嗣良裘琅璁冷蔑笼狎满堂好梅花书院没口木刻符契佥佐切脉清苍磬口弃逆归顺曲辨驱驭戎陈山衣烧鸡特质秃裙外任韦平钨钢献供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