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节的意思、金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节的解释

(1).诸侯使臣的符节。《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 汉 郑玄 注:“诸侯使臣行覜聘,则以金节授之,以为行道之信也。”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 明 何景明 《观兵》诗之二:“使过传金节,军行奏玉簫。”

(2).古代殿庭的仪仗。 唐 刘长卿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军司马赴汝南行营》诗:“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宋史·仪卫志一》:“黄麾半仗,金节一十二人;黄麾小半仗、黄麾角仗,各设金节十二人。”《宋史·仪卫志六》:“金节, 隋 制也。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八层,黄绣龙袋笼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节"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 古代符节制度 指古代帝王授予诸侯、使臣的铜制信物,《周礼·地官》记载"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礼制研究》)。这种金属制成的节杖象征着权力与使命,多用于外交场合验证使者身份。

  2. 礼乐器具部件 特指钟磬等青铜乐器的悬挂装置,《礼记·明堂位》有"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的记载(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其中"簨虡"即指悬挂编钟的金节木架。这种礼器构件常见于商周祭祀场合,体现青铜礼乐文明。

  3. 节气与五行结合 在传统历法中,秋季别称"金节",源于五行学说中"秋属金"的理论。《淮南子·天文训》明确将四季与五行相配:"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来源: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数据库》)。这种命名方式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需注意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如杜甫《往在》诗"前春礼郊庙,祀事亲圣躬。微躯忝近臣,景从陪群公。登阶捧玉册,峨冕聆金钟"中的"金钟"即与第二种释义相关。

网络扩展解释

“金节”是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诸侯使臣的符节

指古代诸侯国派遣使臣时授予的金属制信物,用于证明身份和使命合法性。其形制依据《周礼》记载,不同地域(如山国、土国、泽国)分别使用虎节、人节、龙节,均以金铸成,象征外交权威。

二、古代殿庭仪仗

指宫廷礼仪中使用的金属仪仗器具,常见于重要典礼或军队仪式。例如《宋史·仪卫志》提到“黄麾半仗,金节一十二人”,唐代刘长卿诗句“权分金节重”也印证其作为仪仗的庄重性。


注:以上解释综合自词典释义与典籍记载,权威出处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败纸襃讳犇驰冰栗丙夜不识局面穿心莲洞下多少都御使儿女之债恶声防救風簫亘天官窑寒官诃贬黑白月浑浑噩噩键钥交戒劫初铃解典铺矜式举鼎拔山巨孽举止娴雅乐人连朋理纳领袖流氛露桁侣行蒙叟篾笋末尾内侮驽弱皮开肉绽平绒凭说铅砌钳钳嶔崎磊落少君生扭做沈穆世亲守死霜菅输家束薪台鼎同车无眹物种衔橛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