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矜式的意思、矜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矜式的解释

(1).敬重和取法。《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 孟子 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赵岐 注:“矜,敬也;式,法也。欲使诸大夫、国人皆敬法其道。”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书》:“乃僕亦失其师表,而莫有所矜式焉。” 曹亚伯 《武昌起义》:“故军人之名誉,军人之身分,皆为社会所矜式。”

(2).犹示范。 宋 司马光 《与吕公著同举程颐札子》:“伏望圣慈,特加召命,擢以不次,足以矜式士类,裨益风化。”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上以其力陈衰老,不復羈以职守,令还 江 南,矜式多士。时公方主讲金陵书院也。” 清 冯桂芬 《耕渔轩记》:“比者载辞徵召,退拥皋比,深惧德薄学浅,无足矜式閭里。”

(3).犹楷模。 明 归有光 《祭周孺亨文》:“唯先生之孝友温良,真乡里矜式。”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异国逢矜式,同人待隐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矜式是汉语中具有典范意义的古语词,其核心含义指可供效法的楷模。《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为“敬重和取法”(来源:《汉语大词典》),《辞源》则训为“为人所敬重的典范”(来源:《辞源》)。其构词法为联合式复合词:“矜”取庄重、自持义,《说文解字》释“矜”为“矛柄也”,引申出持重之义;“式”本义为法式,《尔雅》注“式,法也”,二字组合强化了典范价值。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多用于褒扬典范人物,如《明史·儒林传序》载“使诸儒得睹历代之制作,以为矜式”(来源:《明史》)。现代汉语中虽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礼制、文论时仍具学术价值,当代编纂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列为历史文化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网络扩展解释

“矜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

1.敬重和取法

指对他人的品德、行为或成就表示尊敬,并以此为榜样效仿。例如《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到“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赵岐注解为“矜,敬也;式,法也”。这一用法强调对他人的推崇与学习,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2.示范作用

表示通过自身行为树立典范,供他人参考。如宋代司马光在奏折中建议皇帝重用程颐以“矜式士类”,即通过程颐的言行引导士人风气。清代陈康祺的《郎潜纪闻》也提到退隐官员“矜式多士”,意为以自身为榜样影响学子。


3.楷模、典范

作名词时,指值得效仿的榜样。明代归有光在祭文中称周孺亨“真乡里矜式”,即将其视为乡里的楷模。此义项强调人物或行为的典范性。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孟子》《宋史》等古籍用例,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闇短鞍衔八维脖颈儿,脖颈子蚕姬澄深痴迷持议仇人相见,分外眼睁出乎意外邨路村气大中丞斗牛反鞭粉侯宫奚官罢馆真龟河宏敞讧贼红专混球儿黄心树货币市场护守渐包箭决疾狂金宫即夜劻勷餽赆离黄鳞萃詅嗤符峦纹慢服黾黾孳孳面折庭争明渠麋麑抹伦逆箭盘石桑苞洴澼絖怯生秋老虎桑榆补三组升觞税契素灵铁器亭曈头底娃娃亲委任状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