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穿心莲的意思、穿心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穿心莲的解释

一年生草本。方茎直立,多分枝,节膨大。叶对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夏季开淡紫白色唇形花。蒴果呈榄核状。又称一见喜、榄核莲。叶或全草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痢疾腹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穿心莲(学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又名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等,是爵床科穿心莲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及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名称释义与植物特征

  1. “穿心”的由来:
    • 因其味极苦,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形容其药效能“穿透”心经,清心火、解热毒。
    • 形态上,其茎直立,节间较长,古人以“茎似贯心”为名(参考《岭南采药录》)。
  2. “莲”的关联:
    • 虽非莲科植物,但叶片形似莲座,故借“莲”字喻其叶形特征(来源《中药大辞典》)。

二、药用价值与典籍记载

  1. 核心功效:
    • 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肺热咳喘、咽喉肿痛(《中华本草》记载)。
    • 燥湿消肿:用于湿热泻痢、疮痈肿毒(《全国中草药汇编》)。
  2. 性味归经:
    • 性寒,味苦;归心、肺、大肠、膀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三、权威文献溯源

  1. 《岭南采药录》(清代·萧步丹):

    首次记载“一见喜”别名,称其“能解蛇毒,治热症”。

  2.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明确其学名及“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主治功能。

  3. 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国知网学术文献):

    证实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活性(DOI:10.7501/j.issn.0253-2670.2010.08.012)。

四、名称的文化隐喻

穿心莲之名融合了形态特征(叶似莲)、药性特点(苦入心)及功效隐喻(清心火),是中医药“以形赋名,以效定用”的典型代表。其权威定义及临床应用均以历代本草典籍与现代药典为据,兼具文化内涵与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穿心莲”的含义,需要从植物学和语言文化两个角度综合解释:

一、植物学定义(主要含义)

穿心莲是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别名一见喜、苦胆草、春莲秋柳等。其特点包括:

  1. 形态特征:茎四棱形,叶对生,花白色带紫斑,蒴果扁长。
  2. 性味归经:味极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3. 药用功效:
    • 清热解毒: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
    • 凉血消肿:缓解血热引起的咳血、皮肤炎症;
    • 燥湿止痢:改善湿热泻痢、热淋涩痛;
    • 现代研究:含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增强免疫、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二、文化寓意(引申含义)

在汉语中,“穿心莲”作为成语使用时,比喻极度的痛苦或伤心,源自其味苦入心的特性。例如:“听闻噩耗,他如吞穿心莲般悲痛。”

三、名字由来

  1. 味觉体验:含其叶片时苦味直透心间;
  2. 中医理论:五行学说中“苦入心”;
  3. 传说故事:与达摩祖师救治老农、李时珍疗伤等民间传说相关。

应用提示

临床多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症等热症,但因其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完整药用信息,可参考《常用中草药手册》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鼻道碧涟布裙荆钗层穹城壕褫魄寸名嵯峨大黄鱼倒反妒意遏云歌肺泡纷拿赋籍付之丙丁猴郎达树环侍简慢狡诈假寝家削惊悟橘子洲考论坤马老雇灵眷霖潦六际流戍马蹄帖面质明火执械母法你等判辞拚命配合敲锣打鼓清晏泅泳羣龙无首容器如意算盘稍工申定霜风束手待死跳骇同侪推度颓沦吞气亡簪刓弱伟绝相禄相呴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