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dnight] 三更或半夜的时候
三更时候,为晚上十一时至翌日凌晨一时。《南史·梁纪中》:“祀南郊……先是一日丙夜,南郊令 解涤之 等到郊所履行,忽闻异香三随风至。” 宋 陆游 《书雨》诗:“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余邸既遭回禄,公每劝宜急修葺,以存国体,至丙夜修书,洋洋数千语以责之。”
“丙夜”是汉语词汇,指三更时分,对应现代时间的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丙夜即三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之一。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丙夜为第三更,对应现代时间的23:00-1:00。
时间划分依据
根据更制,每更约2小时,丙夜(三更)位于子时(23:00-1:00),属于深夜最寂静的时段,故有“半夜三更”之说。
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颜氏家训·书证》,解释五更划分规则。后见于《南史》、陆游《书雨》等,如宋诗“丙夜天正黑”即描述此时段的天色。
文学应用
明代孔贞运在《袁可立墓志铭》中以“丙夜机杼”形容深夜劳作场景。
与“三更”的关系
丙夜与“三更”完全同义,但“丙夜”更侧重古代官方或文献中的正式表达,而“三更”为民间俗称。
误区辨析
个别资料(如)提到“丙夜指三月寒冷夜晚”,但此说法缺乏广泛依据,主流释义仍以“三更”为准。
提示:如需了解古代完整更制或相关诗词用例,可参考《颜氏家训》及陆游诗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