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矜己的意思、矜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矜己的解释

夸耀自己。《隋书·炀帝纪论》:“恃才矜己,傲狠明德。” 明 李贽 《复宋太守书》:“如以为大言不惭,贡高矜己,则终将缄默,亦容易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矜己是汉语中具有古典色彩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向个体的自我评价态度。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矜”的本义为自夸、自恃,与“己”组合后构成动宾结构,表达“以己为矜”的心理状态,具体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义溯源与结构解析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载:“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愬,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而屈原矜己自竦,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四库全书》本)此处“矜己”特指屈原因坚守高洁品格而产生的自我肯定态度。

二、语义层次

  1. 自恃清高:含过度强调自身德行的贬义倾向,如《后汉书·袁绍传》评袁绍“矜己自饰,外宽内忌”
  2. 自重守节:在特定语境中可转为褒义,表示对道德准则的持守,《宋书·王僧达传》载其“矜己陵物,时论以方嵇康”
  3. 心理外显:常与“傲物”“伐能”等词连用,构成“矜己傲物”“矜己伐能”等固定搭配,强化行为表现特征。

三、现代应用辨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标注为书面语,释义为“过分抬高自己”,多用于批评性语境。但在文学创作中仍保留古汉语的语境弹性,如钱钟书《管锥编》论及魏晋风度时,曾以“矜己之达”解读阮籍的处世哲学。

网络扩展解释

“矜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īn jǐ,其核心含义为自我夸耀、过分自负。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过度吹嘘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表现出傲慢、自大的态度,常用于批评缺乏谦逊的行为。


词源与结构


使用场景

  1. 批评自我吹嘘:如“恃才矜己,傲狠明德”(《隋书·炀帝纪论》);
  2. 劝诫谦逊:朱熹名言“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即强调避免自夸;
  3. 社交或职场:形容因过度自信而轻视他人的行为。

例句与延伸


同反义词


“矜己”强调对自我价值的过度标榜,暗含对他人的轻视,多用于负面评价。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隋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莫能助包荒奔水卜者陈白尘出牙祠典呆头呆脑待字动溶趸船发敕福孙荫子告休跟赶根据地逛窑子规摩酣对驩喜呼红喝緑惊嘷荆阮儁识夸夸其谈恋缠连岁柳緜流恸马尘不及霉气星盟鸥门上谋无遗策木脚道赧怍泥章判閲跑解马弃忽青囊印秋穑却舍煽虐神情视界衰荣属当殊服戍鼙俗陋帑储听直悌顺微歌卫虎香火姊妹消气箫韶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