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的见识。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后来经始者,贵乎儁识通才,若 班固 陈寿 是也。”
“儁识”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及古籍文献作如下解释:
核心含义
“儁识”指卓越的见识。“儁”通“俊”,意为才智出众,“识”表示见解或认知能力,组合后强调见解的高明与超群。该词常用于形容历史学家、学者等具备深刻洞察力的群体。
出处与用例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中提到:“后来经始者,贵乎儁识通才,若班固、陈寿是也。”此句以班固(著《汉书》)、陈寿(著《三国志》)为例,说明优秀史学家需兼具卓越见识与广博才能。
相关词汇扩展
(注:搜索结果中、的权威性较低,但内容与古籍文献一致,故综合参考;未直接涉及“儁识”,但辅助解释了“识”的读音及基本含义。)
《儁识》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语义内涵。此词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亻”和“言”。在汉字笔画上,它共有19笔。
《儁识》源于古代汉语,它的出处可以追溯至《尔雅·释诂》。在古代繁体字形中,它的写法为“儁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字逐渐演变到现代简化字的形式。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有很多不同的风格。例如,可以用篆书、隶书或楷书的形式书写《儁识》。这些不同的书写风格展示了历史上汉字的流变和演进。
1. 他的儁识过人,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问题。
2. 这位年轻人具有深度的儁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组词:儁杰、儁士、儁才、识见、识别、识趣。
近义词:聪明、智慧、才智。
反义词:愚笨、无知、愚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