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储的意思、帑储的详细解释
帑储的解释
府库储积。《宋史·汪纲传》:“ 淮 东煮盐之利,本居天下半,岁久敝滋,盐本日侵,帑储空竭。” 明 张居正 《答闽中开府汪南溟》:“ 谭公 当 闽 人厌乱之秋,有良将帑储之助,因缘际会,遂得成功。”《明史·食货志二》:“赋入太仓者仅七万,帑储大较不及十万。”
词语分解
- 帑的解释 帑 ǎ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刵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恘 )帑(大量的钱财)。 帑 ú 古同“孥”,儿女。 鸟尾:鸟帑。 笔画数:; 部首:巾; 笔顺编号:
- 储的解释 储 (儲) ǔ 积蓄:储蓄。储备。储金。储放。储运。储户。储量(刵 )。储君(太子,亦称“储贰”、“储宫”、“皇储”)。 姓。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帑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ǎng chǔ,其核心含义指府库储积(即国家或官方的财物储备)。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指官方府库中储存的财物,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国库物资储备情况。
- 常见搭配:如“帑储空竭”(形容国库空虚)、“良将帑储之助”(指依靠国库储备支持)等。
二、构成分析
- “帑”字解析:
- 本义为国库 或官方收藏钱财的库房,如《说文解字》注:“帑,金币所藏也。”。
- 延伸指国家财政资金,如“虚费府帑”即消耗国库钱财。
- “储”字解析:
三、文献例证
- 《宋史·汪纲传》记载:“帑储空竭”,描述淮东盐税收入减少导致国库亏空。
- 明代张居正《答闽中开府汪南溟》提到“良将帑储之助”,指用国库储备支持军事。
四、相关词汇
- 帑藏(tǎng cáng):国库中的财物。
- 帑银:国库中的银钱。
- 国帑:泛指国家财政资金。
“帑储”属古代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但在历史文献中常见,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指代。如需更深入考证,可参考《宋史》《说文解字》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帑储(tǎng chǔ)的意思
帑储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是指宝库、金库或者国家储备。
帑储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帑储的拆分部首是巾(布帛)部,其余部分是贮。
帑储共有15个笔画。
帑储的来源
帑储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宣帝纪》中,用来指称官方的宝库或者国家财政储备,主要用来存放和保管国家的贵重物品。
帑储的繁体
帑儲(tǎng chǔ)是帑储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帑储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类似的形状和结构。
帑储的例句
1. 国家的帑储被加强了,以确保财政的稳定运营。
2. 这座博物馆完好地保护着古代帝王的帑储。
帑储的组词
1. 帑储库:指官方的宝库或者国家储备的建筑物。
2. 帑储官:指负责管理和保管国家帑储的官员。
帑储的近义词
宝库、金库、财库、储蓄。
帑储的反义词
贫乏、空虚、空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