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陋的意思、俗陋的详细解释
俗陋的解释
庸俗鄙陋。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故 万历 壬辰以后,文之俗陋,亘古未有。如必不经思维者而后为自然之文,则夫子所云草创、讨论、修饰、润色,费尔许斟酌,亦‘齩薑呷醋’邪?”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表字》:“夫父母存恒言不称老,子舍而居尊长之名、冲幼而甘衰耄之目,无乃不祥。至形之文翰,俗陋尤甚矣。”
词语分解
- 俗的解释 俗 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 陋的解释 陋 ò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 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 轻视:陋今而荣古。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
网络扩展解释
“俗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ú lòu,由“俗”(庸俗、粗俗)和“陋”(粗鄙、低劣)组成,基本含义是形容言行举止粗俗、庸俗无知,缺乏修养或美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 指人或事物表现出庸俗、鄙陋的特质,常用于批评缺乏教养、文化或审美的事物。例如:言行粗鲁、文风低劣、物品简陋等。
2.使用场景
- 形容人:指谈吐粗鲁、举止无礼,如“言辞俗陋”。
- 形容事物:可指文学、艺术或物品的粗糙低劣,如清代王夫之批评万历年后“文之俗陋,亘古未有”。
- 社会批评:多用于贬义语境,表达对低层次文化或行为的否定,例如清代文献提到“至形之文翰,俗陋尤甚”。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庸俗不堪、鄙俗、粗鄙、俗不可耐。
- 反义词:高雅、文雅、精致、温文尔雅。
4.补充说明
- 该词在古籍中常见,如《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漱华随笔》等,多用于学术或正式文本的批判。
- 现代用法更偏向口语化,可形容外表、行为或审美的低劣,例如“俗陋的装饰”或“俗陋的举止”。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清代文人的相关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俗陋》的意思
《俗陋》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粗俗不雅、不高尚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俗陋》的拆分部首是“亻”和“阝”,其中“亻”表示人,而“阝”表示阜、邑。《俗陋》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俗陋》词源于汉代古籍《尔雅》中的解释,原意为“世俗的、粗俗的、不文雅的”。这个词汇在古代多用于批评文人以外的俗人行为上,后来逐渐发展为一词攻击学术或文化上的庸俗。
繁体
《俗陋》的繁体字是「俗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对于《俗陋》的写法多有变化,其中一种古代汉字写法是「俗陋」。
例句
1. 他的举止言谈丑陋不堪,完全是个俗陋之人。
2. 这个建筑外观装饰华丽,却内部陈设俗陋。
组词
俗态、俗套、陋习、陋规、陋规旧章、陋规旧封、陋弊等。
近义词
粗俗、庸俗、低俗、下流、下作。
反义词
高尚、雅致、文雅、精致、品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