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谨慎。 唐 杜荀鹤 《泾溪》诗:“ 涇溪 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前蜀 杜光庭 《李绾常侍九曜醮词》:“事主立身,得罄忠诚之节;循怀省己,常持兢慎之心。” 宋 范仲淹 《淡交若水赋》:“游泳而学海同济,兢慎而礼防共守。”
“兢慎”是一个文言词汇,意为小心谨慎,强调在行为或态度上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细致性。以下为详细解释及例证:
基本含义
“兢”与“慎”均表示谨慎、小心,叠加使用后词义更加强调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例如唐代杜荀鹤《泾溪》中“泾溪石险人兢慎”,形容行人在险峻溪石上行走时的谨慎。
语境延伸
出处 | 例句 | 语境 |
---|---|---|
唐·杜荀鹤《泾溪》 |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 自然险境中的谨慎 |
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赋》 | “游泳而学海同济,兢慎而礼防共守。” | 人际交往的克制与自持 |
如需更多例句或词源考据,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或《全唐诗》等权威来源。
一、词义解释:
《兢慎》是一个成语,意为谨慎、小心。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时非常谨慎小心。
二、拆分部首和笔画:
《兢慎》的部首是⻜(飞)和心,总共15个笔画。
三、来源:
《兢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荡之什·兢慎》中。意为小心谨慎,具有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的作用。
四、繁体:
《兢慎》的繁体字是「鯨腎」。
五、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在古汉字中,《兢慎》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意义相同。
六、例句:
1. 他对待工作总是非常兢慎,从不马虎对待。
2. 考试前,她准备得非常兢慎,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七、组词:
兢兢业业、慎重、慎行、小心翼翼
八、近义词:
谨慎、小心、审慎
九、反义词:
大意、粗心、鲁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