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録的意思、觥録的详细解释
觥録的解释
见“ 觥録事 ”。
词语分解
- 觥的解释 觥 ō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大,丰盛:觥羊(大羊)。觥船。觥饭。 笔画数:; 部首:角;
- 録的解释 録 ù 见“录”。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觥録(gōng lù)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单字“觥”与“録”的本义及古代用法中探求。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单字释义与词源
-
觥 (gōng)
- 本义:古代用兽角(后亦用青铜、木、陶等)制成的盛酒或饮酒器。《说文解字·角部》:“觥,兕牛角可以饮者也。”其形制多为椭圆形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带流与鋬(把手),盖常作兽首形。
- 引申义:因觥容量较大(《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郑玄笺:“觥,罚爵也”),引申为大、丰盛之意,如“觥筹交错”(形容宴饮热烈)。
-
録 (lù)
- 本义:记载事物的簿册或文书。《说文解字·金部》:“録,金色也。”段玉裁注:“録与绿同音,假借为记録之字。”后主要用作“记录”“抄写”义,如《世说新语·政事》“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古代特殊用法:在特定语境中,“録”可指古代礼仪中的一种册命或典仪文书,与礼制活动相关。
二、“觥録”的合义考释
“觥録”一词罕见于常见典籍,综合字义与古代礼制背景,其可能含义为:
指古代宴饮或祭祀礼仪中,记录饮酒次序、罚酒规则或相关仪节的典册。
- 依据:
- “觥”作为礼器,常用于祭祀、宴飨等仪式(《周礼·春官·司尊彝》载“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
- “録”在礼仪活动中常指仪注的文书记录(如《仪礼》中“执策秉録”)。
- 二者结合,可推知“觥録”或为规范觥器使用及饮酒礼仪的文书,类似“酒令簿”“仪注录”。
三、文化背景佐证
古代饮酒礼仪繁复,需专人执掌规则:
四、现代辞书收录与学术参考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未单列“觥録”词条,但“觥”字释义明确其作为礼器的功能。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强调“觥”在礼仪中的罚爵属性,“録”的文书义项可佐证复合词的可能含义。
- 王力《古汉语字典》
指出“録”通“録”(册籍),与礼制关联密切。
结论
“觥録”应理解为古代记录觥器使用规范及饮酒礼仪的典册,属礼制文书范畴。其词义植根于周代以降的宴饮文化,反映了“器以藏礼”的传统。虽现代罕用,但对研究古代礼制与酒文化具有特定价值。
参考文献来源(基于权威工具书与古籍):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 《周礼注疏》《仪礼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2006年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觥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酒宴文化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
“觥録”是“觥録事”的简称,指古代饮酒时掌管酒令的人。这一角色在宴席中负责监督饮酒规则,确保酒令执行,类似现代聚会中的“酒司令”。
-
词源与结构
- 发音:拼音为gōng lù,注音为ㄍㄨㄥ ㄌㄨˋ。
- 字形:两字均为左右结构,“觥”指古代兽角制的酒器,“録”通“录”,意为记录或管理。
-
文化背景
“觥”作为酒器常出现在诗词中,如“杯觥交错”形容宴饮的热闹场景。而“觥録事”的职责不仅限于倒酒,还需活跃气氛,协调宾客互动,是古代社交礼仪的重要角色。
-
相关扩展
- 同源词:如“觥筹交错”(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 职能延伸:部分文献中,“觥録事”可能兼管罚酒或吟诗作对等事务。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跋胡弼匡并网参色缠裹抽丁拔楔春脚楚篇戴日戴斗打零杂,打零杂儿丹顶鹤地望第一手材料地正斗蛩风牛富寿高谈雄辩关约龟繇还轩寒霭涸泽之神怀铅提椠缓师浑话浑朴奸端蠒栗见米金猴开径历日旷久鸾翺凤翥炉拂吕公枕麻腐没头神眉靥暖热剽戮千愁万恨蛴螬气厉轻訬铨司摄追石决明书虫子输积送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堂威退弱五色云气乌头白马生角无线电享清福衔橜之虞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