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讲信修睦的意思、讲信修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讲信修睦的解释

讲究信用,睦邻修好。《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孔颖达 疏:“讲,谈説也;信,不欺也。脩,习;睦,亲也。世淳无欺,谈説輒有信也……又凡所行习,皆亲睦也。” 宋 楼钥 《签枢密院事谥节愍王公神道碑》:“公曰:‘奉命三至,专以讲信修睦。诸将徒见往返犹豫,各欲乘时求尺寸之功,若和议一定,朝廷明降约束,岂敢復尔?’”《元史·外夷传一·日本》:“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 清 冯景 《蔺相如论》:“惜乎 相如 有叱 秦 之勇,让 颇 之智,其於讲信修睦,绸繆思患之道未之讲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讲信修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强调诚信与和谐在人际关系或国际交往中的核心作用。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讲信修睦(jiǎng xìn xiū mù)指讲究信用,谋求和睦。其中:

二、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描述"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意为选拔贤才、推举能人,社会成员恪守信用、和睦共处。此句成为后世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石(参见《礼记·礼运》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讲究信用,谋求和睦"(参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2. 《汉语大词典》

    释为:"讲求诚信,修习和睦之事",强调诚信是维系和谐的前提(参见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注解:"修"在此处引申为"推行、实践",整体指践行信义以达和睦(参见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四、文化内涵与运用

五、总结

"讲信修睦"凝练了中华文明对诚信精神与社会和谐的追求,既是个人修养的准则,也是构建理想社会的核心原则。其思想延续至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内涵的历史渊源。

网络扩展解释

“讲信修睦”是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释义与出处

“讲信修睦”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建立和睦关系。该成语出自《礼记·礼运》中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描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特征,即通过诚信与亲善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结构解析

作为联合式成语,“讲信”强调以诚信为根基,“修睦”则以建立和睦为目标,二者互为前提与结果。如《礼记》注疏所言:“讲,谈说忠信;修,习亲睦之事”,体现了言行一致、内外兼修的理念。

三、文化内涵与字义分解

  1. “信”的深层含义:
    《说文解字》释“信”为“诚也”,即言语真实可靠。在传统文化中,“信”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被视为维系人际关系的核心美德。
  2. “睦”的实践要求:
    不仅指表面和谐,更需通过主动“修习亲睦之事”(如礼仪交往、互助合作)达成深层信任。

四、历史典故

东汉郭伋守信的故事典型体现了这一理念:他因担心延误与孩童的约定,宁宿城外也不爽约,成为“讲信修睦”的典范。

五、现代意义

  1. 社会层面: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强调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用。
  2. 国际关系:
    中国将其应用于外交领域,倡导以诚信促进国际协作,如“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合作原则。

从《礼记》的理想社会构想到当代实践,“讲信修睦”始终承载着中华文化对诚信与和谐的追求,既是道德准则,也是处理复杂关系的智慧之道。

别人正在浏览...

罢免宝幡鄙固簿书侧艳春讯从父达哈大雪纷飞发疯方刚方领矩步饭会覆乳高辟硌硌含葩虹雨慧捷火眸嚼说徼外椒俎几殆洁诚节量径界皲皴俊哲仂语陵域沦废洛荒明迷迷中内史省鸟覆危巢泥石流牛子牌奴虏枇杷门巷平愈屏阈呛咳青霾权宜之策人寿年丰三五成群扫网色目少弟哨线受众泰水韬曜含光衔使犀布愶愶撷择系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