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科抄的意思、科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科抄的解释

亦作“ 科钞 ”。由六科给事中分类抄录朝廷内外章疏及帝王谕旨,参署付部的一种文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副净持朝报送上介]禀老爷,今日科抄有要紧旨意,请老爷过目。”《清会典·都察院·六科》:“掌发科钞……凡科钞亲接本於内阁,各分其正钞外钞而下於部,应封駮则以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科抄”是一个历史术语,主要与明清时期的官制相关,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科抄(亦称“科钞”)是明清时期由六科给事中负责的公文处理制度。其核心职能是将朝廷内外的奏章、帝王谕旨进行分类抄录,并签署意见后转发至对应的部门执行。这一流程属于六科给事中“稽察官府公事”的重要职责(参考《清会典·都察院·六科》)。

  2. 制度背景

    • 机构设置:明清沿袭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给事中,统称“六科给事中”。
    • 职能延伸:除抄录文件外,六科还负责监督官员行政、封驳不当政令等,兼具监察与行政职能。
  3. 文献例证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归山》中提到:“今日科抄有要紧旨意”,说明科抄在政务传达中的实际应用。

  4. 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科抄”解释为科举考试中的抄袭行为,但此说法缺乏广泛历史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或引申义,需谨慎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运作,可参考《清会典》或相关明清官制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科抄:

科抄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科”和“抄”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科”字的部首是“禾”,总笔画数为9。

“抄”字的部首是“扌”,总笔画数为7。

来源:

科抄在古籍中最早的出现是在《尔雅》一书中,意为“集合整理”。后来逐渐演变为指抄写古籍的行为。

繁体:

繁体字中,“科”字和“抄”字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科”字的形状是类似于稻谷一样的禾,下面加上“斗”字旁,表示以禾为单位的量器。而“抄”字的书写形状则是多种不同的变体出现,有的形状与现在的写法相似,有的则有所差异。

例句:

1. 法院科抄了大量证据,以便进行进一步调查。

2. 他经常在家里科抄古籍,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组词:

科学、科技、科目、科举、抄写、抄袭、抄本等。

近义词:

抄录、抄录、写、镭射、抄写等。

反义词:

摘抄、剪辑、删除、除去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