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狗烹的意思、狗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狗烹的解释

比喻残杀功臣。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险些儿早狗烹錡釜,做不得脱颖囊锥,尚兀是曳尾泥涂!” 清 赵翼 《题明太祖陵》诗:“燕啄皇孙传岂误,狗烹诸将乱终消。”参见“ 狡兔得而猎犬烹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狗烹"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词语,其核心含义源于古代典籍,现结合权威辞书及文献解释如下:

一、字义与出处 "狗烹"字面指"烹杀猎狗",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此句记载范蠡警示文种之言,比喻统治者功成后诛杀功臣的行为(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二、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释义:

狗烹

喻指功臣遭残害。本作"烹狗",后多作"兔死狗烹"

(卷5,页1234)

三、文化引申 该词承载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

  1. 象征意义

    猎狗喻指开国功臣,"烹"暗含鸟尽弓藏的帝王权术逻辑,反映封建集权制度下的君臣关系本质(参考: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九章)

  2. 成语演化

    后世固定为成语"兔死狗烹",见明代《增广贤文》:"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强化了警戒意味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


文献依据

  1. 《史记》(汉·司马迁)国学大师-史记原文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3735
  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08040223
  4. 《增广贤文》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54224
  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8

网络扩展解释

“狗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为“残杀功臣”,常用来比喻统治者对效忠者或功臣的背弃与迫害。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历史典故与出处

  1. 成语溯源
    源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描述越王勾践灭吴后诛杀功臣文种,警示功高震主者的结局。

  2. 扩展使用
    后世常以“兔死狗烹”概括这一现象,如明代康海《中山狼》和清代赵翼诗中均引用此典,暗指明太祖朱元璋诛杀开国将领等史实。


使用场景


关联成语与对比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文学引用,可参考《史记》《中山狼》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辩富勃兴参合陈大齐攒蹄打垮顶虫蜂房覆酒瓮服屦皋繇贡事豪强好死衡梁红雨侯门深似海皇辔焕衍涣彰虎豹九关洄洄结发夫妻积恩井槛鸠閲集贤宾卷层云肯道劳民费财丽服领讲淩跞里摊露天采矿木杻挠坏闹腔内中年湮世远盘翼蝠科破愁清逈青抗先气壮胆粗泉台荣览森林生态系统商海闪脱审求始冠师姆数制讨人嫌顽云文甲五残物貌五祖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