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阱。比喻苦难的深渊。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类造上帝告宗祊,往救赤子离阱阬。”
“阱阬”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拼音与结构
拼音为jǐng kēng,均为左右结构。其中:
本义与比喻义
例句与出处
清代黄景仁《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中有:“类造上帝告宗祊,往救赤子离阱阬。” 此处“阱阬”比喻战乱中的苦难()。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现代口语极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议结合上下文强调其比喻义。
如需更全面的来源信息,可参考高权威性词典或古籍注解(如)。
阱阬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形容陷阱或者困境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阝和艮,总共有11个笔画。
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意思是指山坡上的隐秘陷阱。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稍有不同,阱阬的古字形是「阱陉」。
阱阬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依然是「阱阬」。
以下是一些使用阱阬的例句:
1. 他不小心落入了对方设下的阱阬。
2. 这个计划有很多阱阬需要小心考虑。
一些由「阱阬」组成的词语有:
1. 阱阬陷阱
2. 阱阬重重
3. 困于阱阬
4. 阱阬艰难
与阱阬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陷坑
2. 困境
3. 圈套
4. 陷阱
与阱阬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逃脱
2. 安全
3. 顺利
4. 自由
以上就是与「阱阬」相关的一些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