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緑肥作物的意思、緑肥作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緑肥作物的解释

用作绿肥的农作物。如紫云英、金花菜等。参见“ 緑肥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緑肥作物指专门种植后翻压入土壤中,用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肥力的一类植物。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自然腐解为农田提供养分,减少化学肥料依赖,属于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实践。

一、词义解析

  1. 緑肥(lǜ féi)

    指利用植物绿色茎叶制成的有机肥料。《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其为“把植物的嫩茎叶翻压在地里,经过发酵分解而成的肥料”。

  2. 作物(zuò wù)

    泛指人工栽培的植物(《辞海》,第七版)。二者结合即“以肥田为目的而种植的绿色植物”。

二、核心作用

三、常见种类

类型 代表作物 主要特性
豆科 紫云英、苜蓿、田菁 固氮能力强,养分含量高
非豆科 黑麦草、油菜、荞麦 生物量大,适应性强

四、历史与应用

我国绿肥种植可追溯至西周时期,《诗经·周颂》中“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即记载了除草肥田实践。现代生态农业中,绿肥作物被列为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方案》)。


来源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中国农业出版社《土壤肥料学》,ISBN 978-7-109-20546-3
  3. 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科学出版社
  4. 农业农村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方案》政策文件

网络扩展解释

緑肥作物(绿肥作物)是指专门种植或野生采集,通过将其绿色茎叶翻压入土壤或沤制后作为肥料使用的植物。这类作物主要用于改善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属于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实践。


核心特点与作用:

  1. 主要类型

    • 豆科类:如紫云英、苜蓿、田菁、蚕豆等,根部含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显著提升土壤氮含量。
    • 非豆科类:如荞麦、肥田萝卜、大麦等,虽无固氮能力,但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磷、钾等养分。
  2. 主要作用

    • 改良土壤:分解后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 节省成本:直接翻压或沤制,减少化肥使用和运输费用。
    • 生态效益: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部分品种还可作为饲料或蜜源植物。
  3. 常见种类
    包括紫云英、苕子、草木樨、柽麻、田菁、紫穗槐、肥田萝卜、荞麦等。例如,光叶紫花苕在云南烟区广泛种植,每亩鲜草产量可达1500-2100公斤。


应用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种植技术或区域适应性,可参考(汉典)、(长景园林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矮黄榜服八一奖章呈政村乡挫屈丁督护歌独行峨冕凫翁敷治鲠泗隔品公平秤钩援管干冠绝鬼魅伎俩孤零零孤骞黑牛生白犊懽服黄冶花腮湖阴溅污羁迟决心书跼迹嘞嘞劣根性灵霞漏壶麻列牡飞凝听蟠攫炮灰七戎全图塞翁马三徙教骚语商谈山雉神叡誊録所听履同心一力透辟外流河望礼亡室万丈高楼平地起畏敬窝里炮赮駮骁果小选唏哩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