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诰的意思、灵诰的详细解释
灵诰的解释
道书。 唐 李商隐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瑶简被灵誥,持符开七门。”《云笈七籤》卷一○四:“稽首以瞻睟容,洗心以佇灵誥。”
词语分解
- 灵的解释 灵 (靈) í 有效验:灵验。灵丹妙药。 聪明,不呆滞:灵巧。机灵。灵慧。 敏捷的心理活动:灵机。灵感。灵性。 精神:灵魂。心灵。英灵。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精灵。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灵活。
- 诰的解释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灵诰(líng gào)是一个具有特定宗教与文化内涵的古汉语词汇,主要见于道教文献与古典文学作品。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指道教中天神或仙真所传达的神圣诰文、谕旨,是沟通天界与凡间的神圣文书。
核心特征:
- 神圣性:源自神灵启示,非世俗文书。
- 权威性:代表天界意志,具有教化或预言功能。
- 仪式性:多用于道教斋醮、符箓等宗教仪式中。
例证:
《真诰·卷十四》载:“紫微夫人灵诰曰: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渟。”
(注:此处“灵诰”指仙界女真紫微夫人降授的经文。)
二、文化内涵解析
- 天人沟通的媒介
道教认为“灵诰”是神灵通过乩笔、托梦等方式授予修道者的秘文,如《云笈七签》所述“三清灵诰,启悟群生”。
- 文本形式的特殊性
多采用韵文、隐语或符咒形式,内容涉及修炼法门、宇宙奥秘,如《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的“灵诰”篇章。
三、权威文献佐证
- 《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143页)
明确释义为:“神灵的诰命。”
- 《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指出“灵诰”属道教“圣诰”类文献,与“宝诰”并列为科仪经典。
四、古典文学中的用例
唐代诗人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云:
“金铃摄群魔,灵诰固冥契。”
注解:此处“灵诰”指修道者通过符咒与神明达成的契合,体现其超验力量。
“灵诰”是道教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特指神授性、仪式性、隐秘性的宗教文本,承载天人感应思想,常见于丹经、符箓及仙传文学。其释义需结合宗教语境与文献实证,避免泛化解读。
参考来源标注:
- 陶弘景《真诰》(道教典籍)
- 张君房《云笈七签》(宋代道教类书)
- 《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灵诰”是一个与道教文化相关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 读音:líng gào(部分来源标注为líng guǒ,但权威文献如《汉典》及诗词引用均采用gào)。
- 词义:指道教典籍或经文,特用于宗教仪式、修炼指导的文献。例如唐代李商隐在《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中提到的“瑶简被灵诰”,即指用玉简承载的道教经典。
2.文化背景
- 道教关联:道教文献中,“灵诰”常指代神明授予的训诫或启示性文本,具有神圣性。如《云笈七签》记载的“洗心以伫灵诰”,强调通过经文洗涤心灵、接受神明指引。
3.扩展含义
-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引申为“超凡的智慧或才能”,但此用法较少见于古籍,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衍生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4.古籍引用
- 唐代诗词和《云笈七签》是主要文献来源,例如:
- 李商隐诗中的“持符开七门”,指通过灵诰中的符咒开启修行之门。
- 《云笈七签》描述的“稽首以瞻睟容”,体现对灵诰的虔诚态度。
5.注意事项
- 不同来源对读音(gào/guǒ)和释义存在细微差异,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古籍及辞书(如《汉典》)的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道教文献体系或相关诗词背景,可查阅《云笈七签》或李商隐诗集的注释版本。
别人正在浏览...
包揽词讼避碍傧从奰怒鄙于不屑波累苍兕惨伤插班长江三日欃檀掣掣衬贴创论垂丝海棠梵哑铃佛头蚹行高緺规益咕容含齿戴发横剖面花口胡碴街谈金隄刔发皲皴没添货虐刻鳑鮍烹分葐蒀迫隘迫唶磬地启手足熔融赛诗会召父杜母刹寺升斗小民神剑神休视疾疏败死沉沉所居蓑衣裙太保潭帖笤箕同休等戚投传往例未牌文弱五谷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