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煇光的意思、煇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煇光的解释

光辉。《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畜者,养也。济以刚健篤实,煇光日新,吉孰大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煇光(huī guāng)是汉语中一个古雅词汇,现多写作“辉光”,其核心含义指物体表面散发出的明亮、闪耀的光芒或光彩。该词由“煇”(同“辉”,意为闪耀、照耀)与“光”(光线、光亮)组合而成,强调光的明亮与耀眼特质。以下从词典角度详述其释义及用法:


一、基础释义

  1. 闪耀的光亮

    指物体因反射或自身发光而产生的强烈、绚丽的光线。

    例: “宝石在灯下折射出夺目的煇光。”

    来源: 《汉语大词典》收录“煇”字释义为“光也;明也”,引《说文解字·火部》:“煇,光也。”

    参考: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第128页。

  2. 光彩、光辉的象征

    引申为荣耀、华美的意象,常用于形容人的气度或事物的崇高。

    例: “功业煇光,流芳百世。”

    来源: 《辞源》释“煇”为“光彩照耀”,引《汉书·叙传》:“其馀煇光,不可胜记。”

    参考: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第236页。


二、引证与溯源

  1. 古代典籍用例

    • 《淮南子·地形训》:“玉润而煇光,其声清扬。”

      (描述玉石光泽温润明亮,声音清脆悠扬。)

    • 唐代韩愈《答李翊书》:“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煇光。”

      (以植物滋养根系、灯盏添加膏油为喻,强调积累以焕发光彩。)

      来源: 上述引文见于《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89页。

  2. 通假与异体

    “煇”为“辉”的异体字,东汉《说文解字》以“煇”为正体,后世逐渐通用“辉”。现代规范字形为“辉光”,但古籍中仍保留“煇光”写法。

    参考: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煇,光也。从火,军声。俗作辉。”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煇光”一词因字形演变多被“辉光”替代,但仍保留于部分文学、历史文本中。其含义集中于两类:

  1. 物理光线:如“夕阳的煇光映照湖面”。
  2. 抽象荣光:如“文明之煇光永不熄灭”。

    需注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仅收录“辉光”,未单列“煇光”词条,但注明“煇”为“辉”的异体字。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
  4.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

网络扩展解释

“煇光”一词中的“煇”为多音多义字,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根据权威字源解释(),其核心含义及与“光”的组合意义如下:

一、“煇”字基本释义

  1. 读作 huī:通“輝”,意为“光”,是“煇”最常用义项。

    • :《说文解字》中明确记载:“煇,光也”,与“光”同义复用可表光辉、光芒。
  2. 其他读音及引申义:

    • yùn:同“暈”,指日月周围的光圈(如“月煇”即月晕);
    • hún:表赤色;
    • xūn/xuàn:分别通“熏”(熏灼)和“韗”(制鼓工匠),但与“光”组合无关联。

二、“煇光”的合理解释

结合“煇”的常用义,“煇光”应解释为“光辉”或“明亮的光芒”,属于同义复合词。例如古籍中“星月煇光”即描述星月的光辉。其他读音的义项因语义冲突或罕见,通常不适用于此组合。

三、注意区分相似词

“煇光”在多数情况下指代“光辉”,具体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涉及“光晕”或特殊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爱翫襃许跋陟笔管树兵变常祭朝肆斥除點題对眼访举封名高歌猛进工人阶级庋藏归国裹餱过数故邑豪贵何限黄姑互济胡秦江左夷吾椒花丽句金碧辉映景星凤凰静艳谨凛可爱课学喟喟梁子里君乱阱慢客樠木码洋前卫青锦入境埏道甚紧神经末梢淑惠束列殊伦属讬四大空体状秃头秃脑晚霜委舍威施物尽其用相投邪法西落鬼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