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十拿九稳 ”。
“十拏九稳”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发音与结构
发音为shí ná jiǔ wěn()。
二、基本含义
形容事情的成功概率极大,几乎可以完全确定结果()。常用于表达对计划、行动或局势的充分信心,例如:“这次项目准备充分,已是十拏九稳。”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参考
五、注意事项
该成语为“十拿九稳”的异形词,两者含义、用法完全一致()。现代汉语中“十拿九稳”更为常用,建议优先使用后者以避免歧义。
《十拏九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做事十分稳妥,非常有把握。
《十拏九稳》的拆分部首是十(十字旁)和稳(禾字旁)。其中,十的笔画数为2,而稳的笔画数为14。
《十拏九稳》最早出现在《晋书·谢安传》中,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谢安(东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在执政时慎重稳健的态度和作风。
《十拏九穩》是《十拏九稳》的繁体写法,两者意思相同。
在古代,这个成语的字写法有所不同。例如,稳字的早期形式为「穩」,在字形上与现代稍有差异。
1. 他在考试中的表现总是十拏九稳,所以大家都很羡慕他。
2. 这位投资者经过深思熟虑,每次做决策都能十拏九稳。
1. 十分稳妥
2. 十拏九谋
3. 九分稳定
1. 十拿九稳-获胜在望
2. 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3. 十拿九稳-稳操胜券
1. 十拿九稳-心虚忐忑
2. 十拿九稳-不安定
3. 十拿九稳-举棋不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