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冠绂的意思、冠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冠绂的解释

比喻仕宦。 宋 梅尧臣 《雪窦达观禅师见寄依韵答》:“自缘冠紱累,未解 远公 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冠绂是由“冠”与“绂”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特指古代官员的礼冠与印绶,是身份与职权的象征符号。《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古代官员的冠服和印绶,借指仕宦”。具体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构词本义 “冠”指礼制规定的官员首服,如《礼记·玉藻》载“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绂”原为系印丝带,《说文解字》释为“绶也”,后引申为官印代称。二字组合后构成权力符号的完整意象,如《后汉书·舆服志》所述“冠绂相承,以章爵秩”。

二、功能演变 早期冠绂主要承担礼仪功能,《周礼》记载不同等级的官员需佩戴对应规格的冠冕与绶带。汉代起逐渐成为官僚体系的外显标识,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佩紫绶金冠,宋元时期形成严格的车服制度,明清补服体系中仍保留冠绂元素。

三、文学意象 在古典文献中,冠绂常被用作仕途的代称。白居易《答崔侍郎钱舍人书》云“脱却冠绂,方得自在”,即以具象服饰表达抽象官职概念。司马光《训俭示康》强调“冠绂非荣,德义为贵”,则赋予其道德评判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冠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需拆解分析其含义:

1. 字义解析

2. 组合含义 合指官员的冠冕与服饰配件,引申为:

3. 使用语境 多见于古籍,如:

“挂冠绂于神武,咏归田于下邑”
(描述辞官归隐场景,冠绂代指官职)

提示:该词现代罕用,解读时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若需更精准分析,建议提供完整句子或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哀穷悼屈贲若必律律骖星餐桌蝉焉伧辈乘肥衣轻大白鼠蛋圆订恨地行仙端量方严蕃匠风生炉共勤过账古涩顾忧河关黄佐临甲邸家馆江臯绛帷脚蹼教术禁从金人三缄救月机制镌噍卷堂绝种磕喳口诛笔伐拉线奁币赁居留质美志面面俱圆臬使牛栏欺公罔法青牙酋领权智食蹯私通搜吟通厚威蕤鲜健嚣怨瞎琢磨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