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迷复的意思、迷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迷复的解释

语出《易·复》:“上六,迷復,凶……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孔颖达 疏:“以其迷闇不復,而反违於君道,故象云:‘迷復之凶,反君道也。’”后用以指迷失不改过;糊涂不醒悟。 宋 王禹偁 《贺收复益州表》:“虽依九伐之法,特开三面之罗,尚敢婴城,斯为迷復。” 宋 邵雍 《诫子吟》:“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復终归作小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迷复”一词源自《周易·复卦》,其含义和解释如下:

一、词源解析

“迷复”出自《周易·复卦》上六爻辞:“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象辞进一步解释:“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二、核心词义

指迷失方向后仍不悔改,引申为糊涂不醒悟的状态。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注疏:“迷闇不復(返),而反违于君道”,强调违背了君主应遵循的正道而导致凶险。

三、历史用例

  1. 宋代邵雍《诫子吟》:“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復终归作小人”
  2. 唐代杜甫《呀鹘行》:“强神迷复皂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
    这些诗句均以“迷复”暗喻执迷不悟的行为。

四、现代延伸

现代网络释义中,“迷复”多用于形容在错误中固执不回头的状态,常带有劝诫意味,如“迷复终归作小人”即警示及时改过的重要性。


注:综合《周易》原典与历代注疏,此词核心在于强调“迷失后不反思”的负面结果,带有哲学警示色彩。如需更详细卦象分析,可参考《周易》复卦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迷复

《迷复》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辶和复。辶是走路的意思,表示行走的动作;复是一个具有相同元素的字旁,表示重复或复杂的意思。

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迷复指的是陷入困惑或迷茫的状态,无法理清思绪。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内心状态或境界。

在繁体字中,迷复的写法为「迷複」,複是複雜的意思,强调困惑的程度更深。

在古时候,迷复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据考古学家研究,古代汉字常常拆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并通过组合不同的部分来表示不同的意思。迷复可能会被拆分为「辶」和「复」两个部分,它的原始含义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更好地理解迷复这个词的用法:

  1. 他迷复地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2. 她心绪迷复,难以入睡。
  3. 这个问题的答案让他迷复了好久。

组词:迷惑、迷茫、疑惑、困惑

近义词:迷茫、疑惑、困惑、迷惑、迷离

反义词:明晰、明了、清楚、清醒

别人正在浏览...

磝磝奥得河败诉包拢贲鼓笔快窗帘辞布错安头刀靶蝶粉豆逼反脸无情付度姑熟亭后五代惠好谫谫骄荣教手交相辉映戒奢宁俭颈饰金灵马栲栎枯损量苦刑凉拌觉理匦灵玄茂育磨砻穆若徘徊歧路平辇魄散魂飞戕祸诮项桥彴气管炎圈地权知府融懿鋭上升冠神躬殊风太谿太乙舟特除拜填赔铜蟾通业屯扎玩阅为当威谋舞席掀簸乡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