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京府的意思、京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京府的解释

京都地区。《宋史·慎从吉传》:“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迎春》:“京府故事,立春之先日,京兆尹率僚属官有事於迎春,由东关迎府,由府迎入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京府

指古代国家都城及其周边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兼具京畿管理与核心政务职能,常见于唐宋时期。

一、词义解析

  1. 字义构成

    • 京:本义为高丘,引申为国都、首都(如《诗经·大雅》"京师之野")。
    • 府:原指文书收藏处,后演变为行政区划单位(如州府、郡府)。

      合称"京府":特指都城所在的最高行政机构,统辖京畿要务。

  2. 历史沿革

    • 唐代:设"京兆府",管辖长安及周边二十余县,长官称"京兆尹",职责涵盖治安、赋税、司法(《新唐书·百官志》)。
    • 宋代:分设"开封府"(东京)、"临安府"(南宋行在),职能扩展至民政、科举、皇室后勤(《宋史·职官志》)。
  3. 行政特殊性

    京府长官多由重臣兼任,权限高于普通州府,可直接奏事中枢,如包拯权知开封府时享有"直奏御前"之权(《续资治通鉴长编》)。


二、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京府:京都所在的府。唐宋时于京都置府,如京兆府、开封府。"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1卷)

  2. 《辞源(修订本)》:

    "京府:即京畿地区的行政机构。唐代京兆府、宋代开封府均为典型。"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开封府:北宋都城管理机构,辖汴梁及十六县,为京畿政务核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 《新唐书·地理志》:

    "京兆府京兆郡,本雍州,开元元年为府。"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


注:以上文献可通过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或权威出版社官网查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京府”是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京都地区,即国都所在的行政区域或管理机构。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历史背景与职能

3.相关文献与用例

4.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宋史》或明代地方志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矮墩墩懊悔无及棒杀棒头棽离传留传诏童慈临存立邓石如簟纹饭鼓繁骄风雅颂風櫛雨沐感性认识皋洛国蔽含饭谏辅脚板甲叶警标即日九居就然聚沙之年聚萤闿悦口弦夸诱锒镗沴气流照冒货猫头鸟梅花处士门奖眇冲南北朝泥滩排涝迫人前此青蘦绮襦纨褲雀钗散粜适缘授方随珠弹雀天崩地塌挑治吐弃文书误脱误诒无庄夏鸡小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