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方言。玉米。《抗日歌谣·村村农民齐动员》:“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
(2).棍子,棍棒。
“棒头”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主要释义及用法:
方言指玉米
常见于江苏扬州江都等地方言。例如抗日歌谣中的“棒头熟来高粱黄”即指玉米成熟。
棍棒或球棒击打部位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指向具体物体或抽象概念(如严厉教育手段)。需注意方言区域性和运动术语的专业性差异。
以上信息综合自词典释义、方言研究及体育术语资料。
棒头是指一种类似棒状的东西的顶端部分。它可以是一根棍子或者其他类似的物品的顶端。
根据现行的简化字规则,棒头的部首是木,表示与木材、树木相关。根据字形,棒头的笔画数为九画。
棒头一词的来源比较明确。它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一书中,原文记载:“棒者,物之尖端曰棒头。” 这里指的是棒作为物体的顶端部分。后来,人们逐渐将这个词引申为指其他物体的顶端。
在繁体字中,棒头的写法和简体字一致,即「棒頭」。
古时候汉字写法相较现代有些差别。在古代汉字中,棒头的写法多为「棒棹」,棹在古代指的是棒子。
1. 他手中拿着一根棒头,在地上划出一个圆。
2. 这个火车站的出口标志就是一个红色的圆形棒头。
棒头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更多的词语:
近义词是指与棒头意思相近的词语。
反义词是指与棒头意思相反的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