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北朝的意思、南北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北朝的解释

时代名。五世纪初至六世纪末。 东晋 亡后, 宋 、 齐 ( 南齐 )、 梁 、 陈 先后在我国南部建立政权,称南朝(公元420-589)。 北魏 (后分裂为 东魏 和 西魏 )、 北齐 、 北周 先后在我国北部建立政权,称 北朝 (公元439-581)。合称 南北朝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分裂时期(公元420年—589年),指东晋灭亡后至隋朝统一前,中国南方和北方同时并存多个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的历史阶段。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朝代定义与时空范围

南北朝并非单一朝代,而是南朝(宋、齐、梁、陈)与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合称。


二、名称由来与对立特征

“南北朝”一词源于地理方位对立与政治文化差异:

  1. “南”与“北”的并立:南方汉人政权延续中原礼制,北方由鲜卑等民族主导,形成“南汉北胡”格局。
  2. 文化分野:南朝继承魏晋风骨,崇尚清谈文学;北朝推崇务实尚武,推行均田制等改革。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南北朝民族融合研究》

    参考链接:http://www.zglsyj.org.cn/upload/file/202212/05/154543851.pdf


三、历史意义与承启作用

南北朝承续汉晋、下启隋唐,具有两大关键影响:

  1. 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胡汉交融,为隋唐统一奠定族群基础。
  2. 制度创新:九品中正制衰落,科举雏形出现;均田制、府兵制等深刻影响后世。

    来源:《辞海》(第七版)历史分册“南北朝”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学术注释:南北朝的分期存在“魏晋南北朝”的广义表述(含三国两晋),但汉语词典释义通常采用狭义范围(420–589年),强调南北政权并立的典型时期。

网络扩展解释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政权对峙的分裂时期,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时间范围

南北朝始于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宋),终于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历时约170年。这一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启隋唐大一统时代。

二、政权构成

  1. 南朝(420-589年)

    • 宋(420-479年):刘裕建立,疆域最广
    • 齐(479-502年):萧道成建立,仅存23年
    • 梁(502-557年):萧衍建立,佛教鼎盛但遭侯景之乱重创
    • 陈(557-589年):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定都建康(今南京)
  2. 北朝(439-581年)

    • 北魏(439-534年):首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推行汉化改革
    • 东魏/西魏(534-550年/535-556年):北魏分裂后的过渡政权
    • 北齐/北周(550-577年/557-581年):北周灭北齐,最终由隋取代

三、历史背景

四、主要特征

  1. 民族大融合:鲜卑等少数民族推行汉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汉人学习游牧文化
  2. 文化成就:
    • 南朝:山水诗、骈文兴盛,《世说新语》等著作涌现
    • 北朝:佛教石窟艺术(云冈、龙门石窟)达到高峰
  3. 经济变革:江南大规模开发,北方推行均田制

五、历史影响

注:以上内容综合参考了多个权威历史来源,如需更详细年表或地图信息,可查阅专业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板僵瀌瀌部率车龙绰屑丹墀杜渐除微奉献负志干酒干爽官役寡闻少见酣洽合仆红鲜花轿慌急秽气活酒肩子哜齿机耕金睛倦谈巨积枯羸狼主拦劝量刑黎兜鍪沥耳龙輁隆私緑庄严美选眉样门洞霈恩如潮涌至颾颾生事扰民审刑赊死寿数水火不相容水激则旱,矢激则远说铁骑儿泰运帑储鼗武湉湉擿抉通办腿湾微服未了公案文殊院五号衔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