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北朝的意思、南北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北朝的解释

时代名。五世纪初至六世纪末。 东晋 亡后, 宋 、 齐 ( 南齐 )、 梁 、 陈 先后在我国南部建立政权,称南朝(公元420-589)。 北魏 (后分裂为 东魏 和 西魏 )、 北齐 、 北周 先后在我国北部建立政权,称 北朝 (公元439-581)。合称 南北朝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政权对峙的分裂时期,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时间范围

南北朝始于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宋),终于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历时约170年。这一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启隋唐大一统时代。

二、政权构成

  1. 南朝(420-589年)

    • 宋(420-479年):刘裕建立,疆域最广
    • 齐(479-502年):萧道成建立,仅存23年
    • 梁(502-557年):萧衍建立,佛教鼎盛但遭侯景之乱重创
    • 陈(557-589年):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定都建康(今南京)
  2. 北朝(439-581年)

    • 北魏(439-534年):首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推行汉化改革
    • 东魏/西魏(534-550年/535-556年):北魏分裂后的过渡政权
    • 北齐/北周(550-577年/557-581年):北周灭北齐,最终由隋取代

三、历史背景

四、主要特征

  1. 民族大融合:鲜卑等少数民族推行汉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汉人学习游牧文化
  2. 文化成就:
    • 南朝:山水诗、骈文兴盛,《世说新语》等著作涌现
    • 北朝:佛教石窟艺术(云冈、龙门石窟)达到高峰
  3. 经济变革:江南大规模开发,北方推行均田制

五、历史影响

注:以上内容综合参考了多个权威历史来源,如需更详细年表或地图信息,可查阅专业历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南北朝

《南北朝》一词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和北朝时期的统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期。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南北朝》这个词是由「⻏」和「邦」两个部首组成的,其中「⻏」部首表示「省略」的意思,「邦」部首表示「国家」的意思。整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8画。

来源

《南北朝》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晋书·元帝纪》中,其中记载有「元帝分翼"南北朝"。以此命名全篇。」这句话即成为了南北朝的名称。

繁体

《南北朝》这个词的繁体字为「南北朝」,繁体字并没有改变原词的意思和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南北朝》这个词来说,在古时候可能会以更加繁复的方式书写。然而,由于文章篇幅限制,这里无法展示古时候的具体汉字写法。

例句

1.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对于南朝和北朝时期的总称。

2.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统一局面被分裂成了南北两个政权。

3. 研究《南北朝》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

组词

南京、北方、朝代、朝廷、南方、朝代等。

近义词

南北朝时期的近义词有南北朝时代、南北朝全盛时期。

反义词

南北朝时期的反义词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即北朝统一时期和南朝统一时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