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府的意思、京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府的解釋

京都地區。《宋史·慎從吉傳》:“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則誤,太緩則滞,惟須酌中耳。”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迎春》:“京府故事,立春之先日,京兆尹率僚屬官有事於迎春,由東關迎府,由府迎入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京府

指古代國家都城及其周邊地區設立的行政機構,兼具京畿管理與核心政務職能,常見于唐宋時期。

一、詞義解析

  1. 字義構成

    • 京:本義為高丘,引申為國都、首都(如《詩經·大雅》"京師之野")。
    • 府:原指文書收藏處,後演變為行政區劃單位(如州府、郡府)。

      合稱"京府":特指都城所在的最高行政機構,統轄京畿要務。

  2. 曆史沿革

    • 唐代:設"京兆府",管轄長安及周邊二十餘縣,長官稱"京兆尹",職責涵蓋治安、賦稅、司法(《新唐書·百官志》)。
    • 宋代:分設"開封府"(東京)、"臨安府"(南宋行在),職能擴展至民政、科舉、皇室後勤(《宋史·職官志》)。
  3. 行政特殊性

    京府長官多由重臣兼任,權限高于普通州府,可直接奏事中樞,如包拯權知開封府時享有"直奏禦前"之權(《續資治通鑒長編》)。


二、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京府:京都所在的府。唐宋時于京都置府,如京兆府、開封府。"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1卷)

  2. 《辭源(修訂本)》:

    "京府:即京畿地區的行政機構。唐代京兆府、宋代開封府均為典型。"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

  3.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開封府:北宋都城管理機構,轄汴梁及十六縣,為京畿政務核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4. 《新唐書·地理志》:

    "京兆府京兆郡,本雍州,開元元年為府。"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以上文獻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或權威出版社官網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京府”是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京都地區,即國都所在的行政區域或管理機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背景與職能

3.相關文獻與用例

4.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史》或明代地方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闇傷拔步霸衿悲慘豺狼虎豹常懷稱引吃得光淳熙村厮打短倒逆房主豐成佛婆福德星君敷蘛高架車輛俇俇管窺之見觀摩澣海河泊所會當胡謅亂說嬌怯錦綉前程譏思咎害覺卧郡書喀吧夔門離鶴流荒鸾采買縱謀如湧泉沐日辟邪撲旂撲閃繦葆輕手輕腳傾偃軟乎山籁舌敝唇焦升受神話故事獅子狗瘦瘠司候四句挑招題要蓊蘙悟禅相幾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