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邓石如的意思、邓石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邓石如的解释

(1743-1805)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琰,字石如,后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属安徽)人。书法各体皆工,最精篆、隶。篆书取秦石鼓文、汉碑篆额之长,稍参隶意。篆刻刚健婀娜,形成“邓6*派”。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邓石如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邓石如(1743—1805),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琰,字石如,后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其名号释义及艺术贡献如下:


一、名号释义

  1. 邓:姓氏,源于古邓国(今河南邓州)。
  2. 石如:
    • 字义:"石"象征坚贞、质朴,暗合其篆刻艺术以刀为笔、以石为纸的特点;"如"有"遵从本心"之意,体现其艺术追求自然天成的理念。
    • 文化内涵:名与字呼应,"石如"寓意其篆书、篆刻如金石般刚劲浑厚,亦暗含"以石为师"的艺术哲学。

二、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

  1. 书法革新:

    首创"以隶笔作篆",打破玉箸篆传统,赋予篆书笔意流动感和力度,代表作《篆书文》藏于故宫博物院。

  2. 篆刻开宗立派:

    创立"邓派",刀法苍劲朴拙,章法疏密有致,提出"印从书出"理论,影响赵之谦、吴让之等大家。

  3. 四体兼精:

    篆、隶、楷、行皆达巅峰,尤以篆隶为最,《隶书屏》《楷书联》为后世范本。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

    载邓石如"篆法沉雄朴厚,隶书结体紧密,为清碑学巨擘"。

  2. 《篆刻学》(邓散木著):

    评其"刀笔相融,开清代印学新境"。

  3. 《清史稿·艺术传》:

    称其"篆隶为当代第一,名播海内"。

  4. 故宫博物院官网:

    收录其作品高清影像及学术解析(www.dpm.org.cn)。


四、文化影响

其艺术理念强调"书印同源",推动金石学与书法融合,被公认为清代碑学奠基人,与伊秉绶并称"南邓北伊"。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邓石如”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因避清仁宗颙琰名讳,以字“石如”行世,后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他是清代乾嘉时期的碑学大师,集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家于一身。


二、艺术成就

  1. 书法
    工篆、隶、楷各体,尤以篆书和隶书为最精。其篆书融合秦代石鼓文、汉碑篆额之长,并参以隶意,形成雄浑苍茫的独特风格,被曾国藩誉为“千载难逢之集大成者”。

  2. 篆刻
    开创“邓派”(亦称“皖派”),风格刚健婀娜,突破传统“浙派”范式,成为清代篆刻的代表性流派。其篆刻理念强调“印从书出”,将书法笔意融入刀法。


三、生平与影响


四、其他争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作品或艺术风格,可参考权威艺术史专著或博物馆藏品。

别人正在浏览...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巴壁白驹过隙扮演编写驳瑕指颣车轘尘嚣尺楮丑土淳均带减围大戮斗杓屝屦改阴乖僻邪谬龟谋海蜒黑海检质吉光片羽静功狷戾锯屑库仑老伯练兵秣马镰采柳下季镂臂纶言买单没治名山胜川棚朳碰钉子偏缝庆唁秋点缺点三监三将军三騣筮嘉天文投文頽业顽皮贼骨威棱微煦文章憎命汙渍綫板儿下诏屑临新丰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