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词。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寄貺佳酒,岂惟 海南 所无,殆二 广 未尝见也。”
“寄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表达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构成
整体含义
组合后,“寄贶”表示通过他人转交礼物,并以此表达对受赠方的敬意。例如宋代苏轼在书信中写道:“寄贶佳酒,岂惟海南所无,殆二广未尝见也”,意为托人送来的美酒极为珍贵。
用法与语境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寄”或“贶”的独立含义,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字库。
《寄贶》是一个成语,意为寄托着心意送给别人的贡品或礼物。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互相赠送礼物的行为。
《寄贶》的部首是宀(宝盖头)和贝(贝字底)。宀部表示房屋,贝部表示财富。
《寄贶》的笔画数为16画。
《寄贶》最早出现在《毛诗·谷风》中,是一首祝贺丰收的诗歌,后来成为成语用来表达人们相互馈赠的礼物。
《寄贶》的繁体字为「寄貢」。
在古代,「寄贶」的写法有一些变化。例如,在汉代时期,「寄贶」的写法是「寄貢」;在唐代以后,又出现了「寄貺」和「寄貢」等变体。
他向我寄贶一封感谢信,表达了他对我的感激之情。
贺寿、贺年、贺电、贺礼
赠予、赠送、馈赠、馈送
索取、讨要、夺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