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概心的意思、概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概心的解释

语本《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意者臣愚而不概於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后以“概心”谓关心。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今部寺堂上官,遇事不概心者,必别摺陈奏,始免会同画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概心”是一个较为书面化且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词语,其核心含义围绕着“衡量、持平、公正”的概念。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1. 本义与字源: “概”字本指古代量谷物时用来刮平斗斛(一种量器)的器具,作用是使谷物表面与斗斛边缘齐平,确保分量准确、公平(《说文解字》:“概,斗斛量也”)。因此,“概”本身就有刮平、使平齐、衡量、标准的含义。“心”指内心、思想、态度。两字结合,“概心”最初可理解为像用概刮平斗斛那样公正、持平的心态或准则。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2. 引申义 - 公正持平的态度: 这是“概心”最主要的含义。它指一种不偏不倚、公平无私、秉持公道的内心准则或精神。强调在处理事务、评价人事时,能像刮平量器一样去除偏见和私心,力求客观公正。例如:“处事当有概心,不可徇私。”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3. 引申义 - 衡量、考量: 由“概”的衡量之意引申,“概心”有时也指在心中进行衡量、比较、审度。例如:“对于此事,他概心良久,方下决断。” 这层含义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虑过程。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

  4. 现代使用与辨析:

    • 罕用性: “概心”在现代汉语口语和一般书面语中极少使用,属于比较古雅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更常用的表达“公正之心”、“公平的态度”、“衡量考量”等。
    • 与“公心”的区别: “公心”强调大公无私、为集体或公众利益着想的心。而“概心”更侧重于强调像使用量具那样追求准确、公平、不偏颇的具体态度和方法论,带有更强的“标准”和“衡量”的意象。两者在追求公正上相通,但侧重点和意象不同。

“概心”的核心意思是像用“概”刮平量器那样追求公平、准确、不偏不倚的内心态度或准则。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秉持公正、持平无私的精神;二是在心中进行审慎的衡量和考量。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理解其含义有助于阅读古籍或特定语境下的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概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典文献中的含义(源自《史记》)

根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的记载,“概心”原指关心或在意。该词源于“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的表述,后引申为对事物的关切。例如清代陈康祺在《燕下乡脞录》中提到“遇事不概心者”,即指对事务缺乏关注的人。

二、现代扩展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心思广泛、见解深刻,强调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其中“概”指广泛,“心”指思考,合指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

使用注意

  1. 古典用法: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言文语境,表示“关心”。
  2. 现代用法:更侧重描述思维特质,但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爱寶爱钱如命抱儿当户包罗万有缠头锦车軲辘成绪尘情饬朴厨具蹉雹挡跖鼎官定西番遁节蕃变膏火之费漍漍还付寒厅禾米弘义环步黄鞓奸态鲛工浇冷水矫士进恶沮乱踽偻恐动愧痛劳民老在行两势下临送昽昽轮奂买马招兵名誉凝悃墙面而立牵红丝潜龙勿用全优丧取三贞九烈涩于言论射礼石工说山酸霜所向无敌太皞同源土德退隐相对无言消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