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俸赀的意思、俸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俸赀的解释

见“ 俸资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俸赀(fèng zī)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俸”和“赀”二字组成,特指古代官吏的薪俸或俸禄。以下从构成、释义及典籍用例角度详细解析:

一、分字释义

  1. 指官吏的薪金,即因职务所获的固定报酬。《汉语大词典》释为“官吏的薪金”,如《韩非子·奸劫弑臣》载:“尊官厚俸,世主之所重也。”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卷,第123页。

  2. 古同“资”,指财物、钱财。《说文解字》注:“赀,货也。”在“俸赀”中引申为俸禄的财物形式。

    来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80页。

二、复合词释义

俸赀即官吏的俸禄总称,包含钱、米、绢等实物形式。其核心含义为:

古代官员因任职所获得的法定收入,是维持生计及职务开支的经济来源。

三、典籍用例

  1. 《后汉书·百官志》

    “凡官吏受职,皆颁俸赀,以定品秩。”此处明确将俸赀与官员品级挂钩。

    来源:《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卷114。

  2. 《宋史·职官志》

    记载宋代官员俸赀结构:“俸钱、禄粟、职田并称俸赀。”体现其多形态构成。

    来源:《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卷171。

四、同义词辨析

五、语义演变

“俸赀”属文言词,现代汉语中已被“俸禄”“薪水”等替代,仅见于历史文献或研究著作,如《中国俸禄制度史》(黄惠贤著)中系统梳理历代俸赀演变。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章。


结论:“俸赀”是古代官吏法定收入的专称,兼具经济保障与等级象征功能。其释义需结合“俸”“赀”的本义及历史制度背景,现代使用仅限学术研究或特定仿古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俸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fèng zī,其含义与“俸资”相通,指官吏所得的薪金或俸禄。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构成

    • “俸”指官员的俸禄,即古代官吏的固定收入;“赀”通“资”,意为钱财。两字组合后,特指官吏因职务而获得的合法收入。
  2. 文献例证
    该词多见于明代文献。例如:

    • 唐顺之《佥事孙公墓志铭》中提到孙公“俸赀外无所取”,即除俸禄外不贪其他财物。
    • 李贽《答刘晋川书》中亦用“俸赀”指代官员薪金,并提到以俸禄资助修建禅室。
  3. 使用场景
    该词属于古代官场用语,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中。

  4. 补充说明
    “俸赀”与“俸禄”“俸钱”等词含义相近,但更强调“资财”属性。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或结合具体历史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壮变商标仪补考不趋事乘杯澄谧冲散撺越断望杜伯肚腹耳朵眼儿凡几風狀忿躁伏低附上罔下付邮赶车刚很各处归客化形椒栢酒解衣盘磅锦衾禁所酒劲睽目困污劳资科刘公勇柳绿流输笼利末曲平原督邮浅暗齐列钦幸踆踆桡散柔融舌端神龛子矢锋屎蚵蜋士众枢中四方馆松风耳桃林恫恐图景稳审问舍求田宪极衔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