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纪纲掾的意思、纪纲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纪纲掾的解释

指录事参军。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臣职下》:“纪纲掾,録事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纪纲掾是古代职官名称,始见于宋元时期文献,专指负责监察或司法事务的属官。该词由“纪纲”与“掾”复合构成:“纪纲”本义指法度、纲纪,引申为国家治理体系,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掾”原指佐助主官的属吏,后泛指官府中的僚属,如《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秦时为沛狱掾”。

宋代起,朝廷在御史台、按察司等监察机构中设“纪纲掾”,具体执掌包括监督官吏行为、核查刑狱案件等司法监察职能。元代沿袭此制,在《元史·百官志》可见“肃政廉访司置纪纲掾”的相关记载,其职能扩展至纠察地方官员行政过失。

据《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327页)释义,该官职名称凸显古代官僚体系中“以法治官”的制度设计。宋代职官研究著作《宋史·职官志》亦载,此类属官需通晓律令,定期向主官呈报监察结果,其设置体现了传统社会“明刑弼教”的治理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

“纪纲掾”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内容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纪纲掾(拼音:jì gāng yuàn)指录事参军,属于古代官署中的职位。该词多见于宋代文献,如叶廷珪《海录碎事·臣职下》记载:“纪纲掾,录事是。”

  2. 词语分解

    • 纪纲:原指总纲或法度,引申为管理、治理的职责(提到“纲”为“提网的总绳”,喻指事物核心)。
    • 掾: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通常指辅助官员(、4均指出“掾”为属员泛称)。
  3. 历史背景与职能
    录事参军是隋唐至宋代的地方官职,主管文书、监察等事务,相当于行政机构中的核心管理人员,与“纪纲掾”强调法度、管理的语义相契合。

  4. 文献引用
    宋代叶廷珪在《海录碎事》中明确将纪纲掾与录事参军等同,印证其职能关联(、7均引述此来源)。

该词是古代对录事参军的别称,体现其职责以法度管理为核心,多见于宋代文献。若需更深入的官职职能分析,建议查阅《宋史·职官志》等专业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众傍今辨订步军操翰成章吃不来充羁传帮带楚雨巫云促灭倒败道德评价點水不漏恶候芳饵分身覆巢无完卵歌姬谷马砺兵国宾馆和调河清海竭换头监引焦情嘉穟祭韭惊豗劲头佶屈霁雨开号窠巢狂勃劳徒凌慢令母鳞羽马祸面势妙相秘録名刹名相摸头不着蹑短暖袖俳长帔子掊怨青海骢生齿松薪随阳雁缩祭天地主献诗小逡巡斜路系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