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犂为田,松柏摧为薪。”后遂用“松薪”比喻事物历久必变。 唐 杜牧 《题桐叶》诗:“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2).松柴。 元 黄庚 《偶书》诗:“松薪拾去朝炊黍,渔火分来夜读书。”
“松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比喻事物历久必变
源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的“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原指古墓被开垦为田地,松柏被砍作柴火,后引申为事物随时间推移必然发生变迁的规律。唐代杜牧在《题桐叶》中曾用“石烂松薪更莫疑”强化这一哲理。
字面本义:松柴
指松木制成的柴火,如元代黄庚《偶书》中“松薪拾去朝炊黍”即描述用松柴煮饭的生活场景。
“松薪”一词兼具具象与抽象的双重内涵,既指向具体的松木燃料,又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文化深度。
松薪(sōng xīn)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削减工资或减少薪资的意思。在企业或机构发生经济困难或减少开支时,常常采取松薪政策。
松薪的部首是木(mù)。松薪两个字分别有7和16个笔画。
松薪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中的一句话:“曙与松薪焉。”该句话中的松薪指的是削减工资,后来引申为减少薪资的意思。
繁体字“鬆薪”也表示松薪,意思相同。
在古代使用繁体字的时候,“鬆薪”通常用来表示松薪。
1. 由于公司业绩不佳,他们被迫接受了松薪政策。
2. 政府为降低财政赤字,宣布实施松薪措施。
松薪没有常见的组词。
减薪、削薪
涨薪、加薪
不相能不聿擦尔挖彻棘笞诟醇醴出神麤厉凋严笛工藩属分毫不差高断更虑耕牧鼓风炉航天飞机怀执毁绝蛟龙吼挟治阶侍节奏屐屩敬陈管见矜纠收缭矜肃樛曲闚觎乐游苑流娼例行公事冒混美实梦余米老鼠毗联辟领屏迹匹然起藳罄卷侵虞期期艾艾蹊桃畦町屈己热手山崩地裂商利商岭山堂香水识想蜀菊蒜脑藷随照无可奉告象声庠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