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祭韭的意思、祭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祭韭的解释

古代以韭祭献。《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孔颖达 疏:“四之日其早,朝献黑羔於神,祭用韭菜,而开之所以御暑,言先公之教,寒暑有备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辛酉,令有司以二月开冰,献羔祭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祭韭”是古代一种以韭菜作为祭品的祭祀习俗,主要出现在文献记载和礼制中。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祭韭”指古代用韭菜进行祭祀的行为。其中:

二、历史背景

  1. 文献记载
    《诗经·豳风·七月》最早提到:“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描述周代四月用羔羊和韭菜祭祀的场景。
    宋代《续资治通鉴》和清代《清史稿》中仍有类似记载,说明这一习俗延续千年。

  2. 祭祀流程
    通常在特定节令(如立春、寒暑交替时)举行,需将韭菜与羔羊、冰块等共同献祭,以祈求暑热消减或子孙昌盛。

三、文化象征意义

韭菜被选为祭品的原因包括:

四、相关诗句补充

《夏小正》中“正月囿有韭”表明韭菜种植历史至少2000年,印证其作为祭品的普及性。此外,《礼记·曲礼》称“韭曰丰本”,强调其作为祭品的正统性。

“祭韭”是古代礼制与农业结合的典型体现,通过植物特性传递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献,可参考《诗经》《清史稿》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祭韭

祭韭是指在农历的立春日,人们以韭菜为祭品祭祀祖先。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习俗。据说,立春是整个农历年的开始,人们会通过祭祀来祈求丰收和庇佑。

拆分部首和笔画:
《祭》这个字的部首是礻,总共由8个笔画组成。
《韭》这个字的部首是韦,总共由10个笔画组成。

《祭韭》的来源:
在中国古代,韭菜被认为是具有驱邪和辟邪*********。人们相信通过祭祀韭菜可以驱除一年的不祥和疾病,保护家人的平安和健康。

繁体字:
《祭韭》的繁体字写作「祭韭」,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祭韭》在古代写作「祭韯」,意思和现代相同。

例句:
祖先登仙后,子孙们每年立春都会举行盛大的祭韭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

组词:
祭祀、祭品、韭葱、蒜韭、韭黄。

近义词:
祭拜、祭奠、祭祖。

反义词:
不祭祀、不敬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