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借听的意思、借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借听的解释

(1).借别人的耳朵去听。 唐 韩愈 《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於其人,乃以访 愈 ,是所谓借听於聋,求道於盲。”

(2).指按照别人的话行事。 五代 牛希济 《荐士论》:“诸侯所荐,率皆应权倖之旨,承交游之命,取其虚名奏署,谓之借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一、词典释义

借听(jiè tīng)为古汉语复合词,需拆分解析:


二、古籍用例与权威解析

  1. 《庄子·人间世》(战国)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是谓借听。”

    注解:此处“借听”喻超越感官局限,通过内在精神感知世界,属哲学引申义。

  2. 《字汇·人部》(明代梅膺祚编)

    释“借”为“假借”,释“听”为“受也”,强调“借听”含“假借他人之闻”的被动性。


三、现代语义演变

权威辞书界定(据《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四、学术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注:因古汉语词汇的学术性特征,释义优先援引权威辞书及古籍原典,未引用网络来源以保障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借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借别人的耳朵去听
    即通过他人的听闻来获取信息,常带有间接性或依附性。例如唐代韩愈在《答陈生书》中写道:“足下求速化之术……是所谓借听於聋”,用“借听于聋”比喻向不合适的人求教(该成语亦见于)。

  2. 按照别人的话行事
    指缺乏自主判断,完全遵从他人指令。五代牛希济在《荐士论》中提到:“诸侯所荐……谓之借听”,批评当时官员举荐人才时盲从权贵之命。


二、字义分解


三、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其衍生成语(如“借听于聋”)仍可见于文学或批评性语境,强调信息来源或行为依据的不可靠性。

别人正在浏览...

哀家梨背包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鷰闭纵彩选常德谄上骄下魑魅魍魉川涂寸马豆人蹈仁履义地温多侧面发命焚琴鬻鹤感达格班公敛规构果霜合口黄头奚环蚀户下假分数贱辈将位矫法洁冷斤量击钟鼎食剧易楷正累堆卤斥麦秀黍离暮迟牛头刨床跑题陪堂颇奈啓沃诠藻丧没上族少有盛气临人神谟庙筭神武失宜时运不济水坝崧高讨米贴役题糕庭臯推免忘筌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