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斥的意思、卤斥的详细解释
卤斥的解释
盐碱。《魏书·崔浩传》:“又其地卤斥,略无水草。”
词语分解
- 卤的解释 卤 (鹵滷) ǔ 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亦称“盐卤”、“苦汁”。 浓汁:卤汁。卤面。 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食品:卤虾。卤豆腐。 古同“鲁”,鲁莽。 古同“橹”,大盾。 古同“掳”,掠夺
- 斥的解释 斥 ì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开拓:开地斥境。 多,广:充斥。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盐碱地:斥卤。 古同“尺”,尺
专业解析
由于“卤斥”在现代汉语词典及古籍语料库中未见明确收录,《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等权威辞书均未设立独立词条。根据汉字构词法可进行语素分析:
-
卤(lǔ)
- 本义指盐碱地,《说文解字》释为“西方碱地也”,后引申指制盐残留的黑色汁液(如卤水);
- 作形容词表示粗笨、迟钝(如“卤钝”);
- 作动词指用浓汁烹煮食物(如“卤制”)。
-
斥(chì)
- 古义为开拓土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斥边关”即此意;
- 后衍生出责备(如“斥责”)、驱逐(如“排斥”)、探测(如“斥候”)等义项。
组合词“卤斥”可能为历史地理术语,推测指盐碱化土地扩张现象,或与古代军事防御中利用盐碱地作为屏障相关。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进一步考据,可查阅《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等地理类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词典及文献资料,“卤斥”一词的基本解释为盐碱地,常用于描述土壤性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核心释义
- 盐碱地
指含有高浓度盐分和碱性物质的土壤环境,常导致植物难以生长()。例如《魏书·崔浩传》中“其地卤斥,略无水草”即描述土地贫瘠荒芜。
二、词源解析
- “卤”:本义指盐碱,如“斥卤”指盐碱地。
- “斥”:通“硩”,指盐碱化土壤。二字连用强化盐碱属性。
三、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4)提到“责备”含义,但此释义缺乏古籍或权威词典支撑,可能为现代误用或混淆“斥”的独立义项(如斥责)。建议优先采用“盐碱地”释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魏书》《汉语大词典》等古籍及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粮八堦宝镪弊秽不可动摇部委参知昌延晁补之诚谠大道杜门不出钝眊饭床飞挝愤怫钩络汗褂挥泪笳笛笺藤荐撙解甲京局久续镌价醵敛空急空巴两次领意瞀眩美赏鸣螀冥心谋为不轨暮子啮噬泥中之对判迹乾嗌墙纸栖泊侵怨尸虫施孟霜根塔尖上功德天吃星同灰屠户污泽香料面线呢笑话小货校益狭窄谐剧写籙谿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