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秀黍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ài xiù shǔ lí,主要用于表达对国家衰亡或故国遗址破败的哀伤之情。以下是详细解释:
“麦秀”
出自《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朝遗臣箕子路过殷墟时,见宫室毁坏、长满麦子,作《麦秀歌》以悲叹商纣王的昏庸和商朝覆灭。
原文:“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黍离”
源自《诗经·王风·黍离》,描写周朝大夫行至旧都镐京,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感伤周室衰亡而作诗。
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清代文人平步青在《霞外捃屑·屈悔翁》中写道:“诗多残山剩水之思,麦秀黍离之感”,即以该成语寄托对明朝灭亡的哀思。
部分资料(如)误将“黍离麦秀”解释为“黍与麦各自美丽”,但主流权威文献均以“哀伤亡国”为核心含义。建议结合《诗经》《史记》等经典理解其本义。
《麦秀黍离》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指麦子长得高大、秀美,而高粱则矮小、低矮。这里的“黍”是小米的意思。
拆分部首:
麦(麦字底)、秀(禾字旁)、黍(禾字旁)、离(禾字旁)
笔画:
麦(11画)、秀(7画)、黍(12画)、离(15画)
《麦秀黍离》的来源于《礼记·曲礼上》中的一句话:“大麦不如高,小粟不如秀。”后来演变为成语来形容相去甚远、差别悬殊。
繁体字为:
《麥秀黍離》
古时候,麦字的写法为“麥”,秀字的写法为“秀”,黍字的写法为“黍”,离字的写法为“離”。
他们兄弟四人的能力差距太大了,真是麦秀黍离。
组词:
麦浆(指用熬煮麦子而成的液体,可饮用)
秀气(漂亮、端庄)
黍离(成语,指离开家乡和亲人)
近义词:
差距悬殊、迥然不同
反义词:
麦秀黍贴(成语,指麦子和高粱的高度相近,形容差距不大)
白云苍狗备耕辨告不拘一格衬手酬劳疮残垂死挣扎出手大老粗倒卧非几分辩封荫歌管公主寡学闺门旦恢达驾浪尖耍交嬗加油添醋结缆就成救济九殒聚生狂噬老苗两侧两旁里程碑迈终免输摸排牛顿第三定律欧恶譬于愆犯期集綮肯清正廉洁敧倾荣忝宂衣茹荼搔头上网本神素身体发肤舜日尧年鼠蹊树勋襚礼踏跷填赔籊籊万元户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