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麦秀黍离的意思、麦秀黍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麦秀黍离的解释

哀伤亡国之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麦秀黍离”是汉语中由两个典故合并而成的成语,分别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一、典故溯源

  1. “麦秀”出自《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朝遗臣箕子路过故都朝歌,见宫室毁坏、遍生禾黍,作《麦秀》诗以抒亡国之痛(参考《史记》)。后世以“麦秀”暗喻朝代更迭的哀思,如元代戴表元《剡源集》云:“麦秀渐渐,禾黍油油。”
  2. “黍离”源自《诗经·王风·黍离》,描述周大夫行经西周故都镐京,见宗庙宫室尽为黍苗覆盖,悲叹“彼黍离离”以寄故国倾覆之哀(参考《毛诗注疏》)。此意象成为后世悼念国家衰亡的经典符号,如姜夔《扬州慢》词中“黍离之悲”即化用此典。

二、语义流变

自元代起,文人将两典融合为“麦秀黍离”,如戴良《九灵山房集》载:“歌《黍离》之章,赋《麦秀》之诗。”该成语凝结了双重历史记忆,既指朝代覆灭后的废墟景象,亦包含对文明断裂的深沉感怀。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评李商隐诗作时,称其“麦秀黍离之感,溢于言表”,可见此语已演化为文化衰微的象征符号。

三、现代释义

《汉语大词典》界定其含义为“哀伤亡国之辞”,用于形容目睹历史遗迹时产生的家国兴亡之叹(参考《汉语大词典》)。在当代语境中,该词不仅用于历史叙事,亦可引申表达对传统文化消逝的忧思,如钱钟书《管锥编》论及文学嬗变时,曾援引此语喻指文化精神的断层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麦秀黍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ài xiù shǔ lí,主要用于表达对国家衰亡或故国遗址破败的哀伤之情。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成语结构与来源

  1. “麦秀”
    出自《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朝遗臣箕子路过殷墟时,见宫室毁坏、长满麦子,作《麦秀歌》以悲叹商纣王的昏庸和商朝覆灭。
    原文:“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2. “黍离”
    源自《诗经·王风·黍离》,描写周朝大夫行至旧都镐京,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感伤周室衰亡而作诗。
    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二、成语含义


三、同义词与关联表达


四、示例与应用

清代文人平步青在《霞外捃屑·屈悔翁》中写道:“诗多残山剩水之思,麦秀黍离之感”,即以该成语寄托对明朝灭亡的哀思。


五、注意

部分资料(如)误将“黍离麦秀”解释为“黍与麦各自美丽”,但主流权威文献均以“哀伤亡国”为核心含义。建议结合《诗经》《史记》等经典理解其本义。

别人正在浏览...

艾子陂吏贝文本战並立不媚才此彩旦策望茶笋叱奴传名村原搭伏戴丘带胁磴石调举迭联乏絶梵帙斧画改柱张絃酣嬉淋漓候教黄檀鹘蹏假谤戒谕进贤退愚寄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开门科头徒跣旷远冷涩列罗灵便礼中楼额瞢瞢蒙戎鸟啭女中豪杰杷梳披却切痛轻寒荣楯事业费私诉送形宿宿通厮脚儿罔法惋慨渥洼五羖皮曏日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