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没的意思、丧没的详细解释
丧没的解释
灭亡;死亡。《三国志·吴志·贺邵传》:“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共为羈僕。” 清 俞正燮 《贞女说》:“ 勤 遇病丧没。”
词语分解
- 丧的解释 丧 (喪) ā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丧礼。丧亡。丧假(?)。丧乱。治丧。吊丧。 丧 (喪) à 丢掉,失去:丧失。丧生。丧偶。丧胆。丧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 没的解释 没 é 无:没有。没用。没关系。没词儿。没精打采。没心没肺。 不曾,未:没有来过。 不够,不如:汽车没飞机快。 出有 没 ò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漫过,高过:水没了
专业解析
"丧没"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保留在古籍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可从构成语素和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 本义:死亡;灭亡。
- 语素分析:"丧"指失去、死亡(如《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没"通"殁",指死亡(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身未殁,诸侯倍叛")。二字同义复用,强调生命的终结或事物的消亡。
- 典籍例证:《后汉书·窦融传》:"融以兄弟并受爵位,久专方面,惧不自安,数上书求代。诏报曰:'吾与将军如左右手耳,数执谦退,何不晓人意?勉循士民,无擅离部曲。'… 融复乞骸骨,辄赐钱帛,太官致珍奇。及友卒,帝愍融年衰,遣中常侍、中谒者即其卧内强进酒食。融小心,久不自安,… 病卒。谥曰戴侯。丧没之后,赙赠甚厚。" 此处的"丧没"即指窦融的死亡 。
二、引申义
- 湮灭;埋没不彰。
- 由"死亡"义引申,指事物(如功绩、声名、典籍等)消失、被遗忘或未能显扬于世。
- 典籍例证:《宋书·武帝纪上》史臣论赞:"桓玄有文武奇才,… 然不能防患,德刑不树,… 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然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及桓玄肆逆,倾荡上京,丧没宗祊,山陵夷毁。" 此处的"丧没宗祊"指宗庙(象征国家)的毁灭湮灭 。
三、现代理解与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丧没"一词已非常罕见,基本被"死亡"、"逝世"、"灭亡"、"湮灭"、"埋没"等更常用的词语所替代。理解其含义主要依赖对古籍的阅读或特定学术研究领域。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电子版):对"丧没"有明确收录,释义为"死亡;湮灭"。(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电子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访问平台通常为专业数据库或授权网站)
-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提供"丧没"指"死亡"的经典文献用例。(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或权威古籍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
- 《宋书》 (南朝梁·沈约):提供"丧没"指"湮灭"的经典文献用例。(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或权威古籍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
网络扩展解释
“丧没”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
核心含义
“丧没”指灭亡或死亡,多用于描述国家、政权或个人的消亡。例如《三国志·吴志·贺邵传》中“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即指国家灭亡后的屈辱状态。
-
构词解析
- 丧:本义为逃亡或失去,后引申为死亡(读sāng时指丧事,读sàng时指失去)。
- 没:此处读méi,通“殁”,表示死亡。两字组合强化“消亡”的语义。
二、文献例证
- 《三国志》用例:描述国家覆灭后君臣被俘的境遇。
- 清代俞正燮《贞女说》:记载个人因病去世的情景。
三、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主要用于古籍或历史文献的解读,属于书面化表达。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安干拜贶苞篚八辟比部鼻注彻曙打闹台垫肩帝猷斗杓多财善贾恶衣糲食風話风魔浮称缚絷符桩毫发丝粟号钟圜道火递火兜墙呼吸系统俭刻街坊家借水推船急呼呼旌帜禁门禁陌技勇峻拔堀堁连鬓胡料视陇山捋虎须禄运魔惑逆睹宁意频数迁思回虑擎天柱秋颖泣珠驱暑上盖室家使牙收报机私合统铺投裔纨素下次人等小停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