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德的意思、常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德的解释

谓始终不变的品德。《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復归於婴儿。”案: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常德”作“恒德”。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宋 叶适 《宋邹乡墓志铭》:“盖性有乐地,身有常德,质合道,器合仁,不教而自至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常德是一个多义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地理名称 常德是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洞庭湖西岸,属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中国地名语源辞典》指出,"常德"得名源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置常德军节度使始用此名。该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存有城头山遗址(中国最早古城)、《桃花源记》原型地等文化遗产,清代方志《嘉庆常德府志》详载其建制沿革与地域特征。

二、哲学概念 在传统典籍中,"常德"指恒常的道德准则。《尚书·洪范》提出"三德"体系时强调"正直、刚克、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释为"常德即五常之性,仁义礼智信根于天命之正"[《四库全书》本]。道家典籍《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则赋予其形而上内涵,指超越时空的终极德性。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了《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cpssd.org)收录的历代文献,以及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官方文献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常德”一词具有双重含义,需从以下两个层面综合解析:

一、作为汉语词汇的哲学内涵

  1. 核心释义
    指始终不变的品德或恒常的道德准则,源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通过“常德不离”“常德乃足”等表述,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坚守本心的处世哲学。如宋代欧阳修在《诲学说》中以玉喻人,指出“玉有不变之常德”。

  2. 延伸内涵
    发展为成语后,特指为人处世一贯正直、坚守原则的品格。《查字典》解释其由“常”(持续)与“德”(道德)组合而成,强调道德操守的稳定性。

二、作为地名的历史渊源

  1. 城市概况
    湖南省地级市,古称武陵、朗州,别称柳城,现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2. 名称演变

    •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由朗州更名鼎州,后定名“常德”,取自《道德经》“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 寓意“上行德政,下安本分”,体现儒家治国理念与道家哲学的结合
  3. 文化象征
    名字融合“常”(长久)与“德”(道德),既寄托对恒久美德的追求,也暗含城市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理念

注:如需了解常德方言等延伸内容,可查看相关搜索来源获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班班半空趁时趁节赤色楚管蛮絃箠辱瓷瓶疵摘滴珠耳饰蜂聚风问阜积赙恤拐点寒虀何不鹤经恒河沙恒居画涂火暖火惹惹见羹见墙僵石解夏警告矜吝九女春匡奉喇虎良笔灵湫漉酪买鬻门豹免官目挑心悦目睁口呆牛粪庖膳醅酎劈头劈脸嫱施起会群儿驱衆三毛七孔食不求甘疏涤素叶宿愿烫印填谢天怨条印痛口頽思相幇相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