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地温的意思、地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地温的解释

[earth temperature;geotherm;ground temperature] 指地表和地中的温度

详细解释

地表面和土层不同深度的温度。地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地温是指地球表面及其以下不同深度的土壤或岩石层温度,是反映地表与大气热交换状态的重要指标。根据测量深度差异,可分为表层地温(0-5厘米)、浅层地温(5-20厘米)和深层地温(20厘米以下)。

在气象学和农业领域,地温数据对作物播种、病虫害预测具有指导作用。例如春季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是华北地区小麦播种的临界条件。地质勘查中,深层地温梯度(每百米温度升高值)是评估地热资源的重要参数,典型公式可表示为: $$ G = frac{Delta T}{Delta z} $$ 其中G为地温梯度(℃/km),ΔT为温度差,Δz为垂直深度差。

该术语在《辞海》中被定义为"地球表面及其内部的热状态",其变化受太阳辐射、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多因素影响。国家气象局通过埋设曲管地温表、铂电阻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全天候监测,数据实时纳入气候预测模型。

网络扩展解释

地温是地表及以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是气象学和农业科学中的重要观测指标。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测量 地温包括地表温度及地下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气象观测中通常关注地表以下5、10、15、20厘米四个深度的数值,其中地表以下10厘米的温度常作为主要参考值。随着深度增加,地温的昼夜和季节变化逐渐减弱,20米以下地温趋于稳定。

  2. 变化规律 地温受季节和昼夜影响显著:白天高于夜间,夏季高于冬季。例如,井水“冬暖夏凉”即因地温年变化在深层土壤中消失所致。地表温度直接受太阳辐射影响,而深层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3. 对农业的影响

    • 直接作用:影响种子发芽(耐寒作物需1-5℃,喜温作物需8-10℃)、根系生长(多数作物根系在10℃以上活跃)及微生物活动(最适温度15-45℃)。
    • 间接作用:调控土壤养分转化,如高温促进有机质分解(南方需加强有机质积累),低温抑制硝化作用(北方需加速分解释放养分)。
  4. 调控措施 农业生产中可通过垄作(增加吸热)、深耕松土(改善底层透气性)、冬灌(利用水的高比热容减缓降温)等方式调节地温,尤其在寒冷地区。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气象部门标准观测数据或农业土壤学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素成矿陈镜开喘息未定春廪慈闱打铁电炬断壁頽垣黩誓罚球风噤坟史负累负险不臣钢瓶杆子公揖鲑蠪辜较郭邑豪言壮语禾蔈后间货品湖滩江鸡椒举皆既激令决一死战考驳口滑来去无踪龙藏寺蒙鸠懵冒没奈何捻钱剽敚蚍蜉酒草琵琶湖啌啌千千万万凄伤焫烛撒打山岛沈浮绳度声埶石上草诗题红叶世县思略唐突西子枉法下回闲隙西班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