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时的一种博戏。类似后来的升官图。相传为 唐 李郃 所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彩选》:“《<彩选>序》曰:‘ 唐 之衰,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 李贺州 郃 讥之,耻当时职任用骰子之数,均班爵赏,谓之彩选。’言其无实,惟彩胜而已。” 宋 侯寘 《鹊桥仙·和蔡子周》词:“不须惆悵梦中身,这彩选输赢谁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叶子、彩选之戏,今絶不可考……叶子 宋 世已无能者,彩选 宋 晚尚能为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彩选》:“按,彩选即今升官图也。 唐 时已有之。”
彩选,又称“升官图”,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博戏类游戏,其核心玩法与官职晋升机制相关。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析:
基本定义与起源
彩选最早出现于唐代,由李郃(一作李合)所创,通过掷骰子决定玩家在官职系统中的晋升路径。该游戏以唐代官制为背景,用骰子的点数对应不同官职等级,模拟官员选拔过程。
玩法规则
玩家通过投掷骰子获得点数(称“掷彩”),根据点数大小决定官职升降。例如,高点数可能对应升迁至“尚书”“侍郎”等高位,低点数则可能导致贬职。这种机制既具娱乐性,也暗含对当时官场任人唯亲现象的讽刺。
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
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彩选诞生于唐代中晚期官制腐败的背景下。李郃设计此游戏旨在用骰子的随机性讽刺官职任命失序的现象,故称“彩选”——“彩”指骰子点数,“选”则影射官场选拔。
演变与影响
后世衍生出“选仙图”“凤凰棋”“葫芦问”等类似游戏,均以彩选为基础。明清时期,民间还流行木版套色印刷的升官图玩具,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彩选既是古代娱乐工具,也是反映官场生态的文化符号。其玩法融合了骰子的随机性与官职体系的规则,兼具博弈趣味和社会批判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