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介卿的意思、介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介卿的解释

次卿,副卿。《左传·昭公四年》:“ 叔孙 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 杜预 注:“介,次也。”按,路,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介卿”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称谓词,其释义可从词素拆分和文献用例两个角度解析:

一、词义构成 “介”在古汉语中具有辅助、次等含义,《汉语大词典》释为“副,次”,如《礼记·檀弓下》载“有子曰: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郑玄注:“介卿,副介之卿。”此处“介”即指副职。“卿”为古代高级官职或尊称,特指司徒、司马、司空等上卿。二者组合后,“介卿”指次于正卿的官职,即副卿或辅助正卿的官员。

二、文献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礼记》郑玄注,后世《通典·职官》《文献通考·职官考》等典籍沿用此说。明代《五杂俎·事部》载“三公之介卿,犹列国之上卿”,佐证其作为副职的定位。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亦引郑玄注强化词义解释。

注:文献参考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等权威辞书及古籍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介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介卿指次卿或副卿,即地位次于正卿的官职。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四年》,原文提到“介卿以葬”,杜预注“介,次也”,说明“介卿”即副职官员。


二、字义分解

    • 本义为“居中”“介于两者之间”(如介绍、媒介);
    • 引申为“次一级的”(如“介卿”中的用法);
    • 其他含义包括铠甲(介胄)、耿直(耿介)等。
    • 古代高级官职(如卿相);
    • 也用于君主对臣子或亲友间的尊称。

三、出处与例句

  1. 《左传·昭公四年》
    “介卿以葬”是典型用例,指副卿级别的官员参与葬礼。
  2. 宋代韩维诗句
    “介卿后至语闲暇”中,“介卿”可能指代副职官员或作为人名使用。

四、相关用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原文或高权威性词典(如、7)。

别人正在浏览...

八段锦榜式搬九鼻选澄襟城头子路喘鸣躇步藂杂翠嬀村道登戒點注帝佐恫胁蛾斗阿房殿笵铜匌帀宫酒公位购綫古道热肠贵齿轨路黑韩王化诲胡奴家累千金机舱接生计较锱铢金口角齎送机颖积愿击掌康伯卵用鸡满堂灌逆来顺受牛轭强取豪夺伽伽契帖秋棘去程日曛讪讦绳契是古顺风使船素弦脱离网袋舞操仙去哮喘箫韶九成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