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素琴的弦。 唐 刘禹锡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素弦哀已絶,青简叹犹新。”
(2).指无装饰之琴。 明 谢谠 《四喜记·佳期重会》:“水晶幽阁里,象牀间,欲把幽怀寄素絃。”参见“ 素琴 ”。
“素弦”是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字面含义
指用未染色素丝制作的琴弦,或代指无装饰的朴素琴具。例如宋黄裳《听隐士琴》中“素弦无此声”,以及元刘仁本《履斋记》描述的“素弦在壁”,均强调其天然、质朴的特性。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寄托哀婉情感。如唐代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以“素弦哀已绝”表达悲怆,宋代秦观《八六子》中“素弦声断”暗喻离别之痛。
补充说明: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现代语境较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诗句理解其情感色彩。
《素弦》是一个词语,指的是一根没有涂过颜色或者是颜色较淡的乐器弦。引申义上,它也可用来形容人物情感淡泊或者没有世俗之情的状态。
《素弦》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糸”和“弦”,糸一般指的是丝绸或者丝线,弦则指的是乐器上拉动所用的绷紧物。
根据《康熙字典》的笔画顺序排序,糸的笔画数为3,弦的笔画数为12,所以《素弦》的总笔画数为15。
《素弦》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其词云‘菱歌减秋色,素弦弹断音’”。在这首诗中,素弦指的是柳絮缠绕在琴弦上,表达了作者对景色与音乐的联想和情感的抒发。
《素弦》的繁体写法为「素弦」。
古时汉字的写法常常不同于现代汉字,所以《素弦》在古时候的写法也略有不同。一个例子是《康熙字典》中,糸的古字写作“幺”(yāo),弦的古字写作“千”(qiān)。所以,《素弦》在古时候的写法可以是“幺千”。
他的琴声如同《素弦》一般,给人一种淡泊高远的感觉。
素琴、素音、玉琴、玉弦、清弦
淡泊、超脱、无欲、高雅
浓情、世俗、繁华、琐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