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截蒲的意思、截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截蒲的解释

谓截取蒲叶写字。事本《汉书·路温舒传》:“父为里监门,使 温舒 牧羊, 温舒 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牒者,叶也。短简编牒,如叶在枝, 温舒 截蒲,即其事也。” 唐 李瀚 《蒙求》诗:“ 文寳 缉柳, 温舒 截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截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源于一个勤学典故,具体解释如下:

一、本义解析

指截取蒲草作为书写材料的行为。古代纸张稀缺时,贫寒学子会将柔韧的蒲草裁切成片,代替简牍或纸张用于书写文字。该词凸显古人克服物质条件限制的求学智慧。

二、引申义

引申为刻苦勤学的象征,特指在资源匮乏环境下坚持学习的精神。典故主角路温舒因家贫无书,牧羊时割取泽中蒲草编连成册,抄录《尚书》诵读,后成为汉代著名法学家(典出《汉书·贾邹枚路传》)。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截蒲"常与"编柳""削牍"等词并称,构成寒门学子励志苦读的经典意象。如唐代诗人刘驾《励志》中"截蒲为牒翰"之句,即以蒲草代纸的典故赞颂治学精神。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7卷,第12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截蒲"词条,商务印书馆,2014年。

网络扩展解释

“截蒲”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结合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1. 基本解释
    “截蒲”指截取蒲叶写字的行为。这一典故源自《汉书·路温舒传》:路温舒幼时家贫,父亲让他牧羊,他将水边的蒲草叶截断制成简牒,编连成册用于书写学习。此故事体现了古人克服条件限制、勤奋求学的精神。

  2. 字义分解

  1. 相关文献引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提到“温舒截蒲”,唐代李瀚《蒙求》诗中也以“文寳缉柳,温舒截蒲”并称,均以此典故赞颂勤学精神。

  2. 文化意义
    “截蒲”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成为贫而好学的象征,常被用于诗词和教育语境中。例如宋代诗人朱翌有“未了文字债,截蒲坐纵横”之句,借以表达对学问的追求。

“截蒲”通过具体的历史典故,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寒门学子的治学精神,语言层面则融合了字义本义与引申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安静白地钱败絮坝基博望烧屯不足惜彩绚刬内椿年赐贶地体额溢法规繁务飞晖奋戈丰雅浮光略影扶木浮生甘爽公启恭逊管教贯穴锅帘谷王河海清宴何遽荷粮缓急轻重魂飞魄扬火帝跻跻跄跄继念近戚巨力垒城立国安邦灵鳌凌凘栗如垄沟猛利杪曶妙赏缗蛮凭轼结辙沁园春群空冀北诎曲上白食国衰替死囚天经霞粲贤阁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