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经的意思、天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经的解释

(1).天之常道。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金镜霾六国,亡 新 乱天经。” 汉 班固 《典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禀承粹和,篤守天经。”参见“ 天经地义 ”。

(2).天象。亦泛指天空。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仰尽兮天经,俯穷兮地络。”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虎踞龙蹲,集风云於地纪。” 清 姚鼐 《雨登岳阳楼》诗:“风交广漠野,云起盪天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经”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词汇,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天道法则

指宇宙运行的恒常规律。《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天之常道”,即自然界不可违背的法则,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所载“夫礼,天之经也”,将“天经”与“地义”并列,强调自然秩序的权威性(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

二、经典文献代称

特指儒家典籍中的《诗经·大雅》部分。汉代郑玄在《毛诗传笺》中注释:“大雅”被称为“天经”,因其内容蕴含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毛诗正义》)。

三、道教术语

在道教文献中引申为修炼法门的至高典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记载“天经”乃“三清圣境所传”,象征道法本源(来源:华夏出版社《道藏提要》)。

四、天文星象

古代天文学中指北极星及其周边星宿。《晋书·天文志》描述“北极五星,天经也”,体现古代以星象为宇宙坐标的认知体系(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

该词现代多用于比喻“不可动摇的准则”,如语言学著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释为“公认的法则或道理”,常用于强调事物本质属性(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天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搜索结果中的信息,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天之常道
    指自然或宇宙中永恒不变的规律,如《孝经》中提到的“天之经,地之义”。唐代李白在《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中写道“亡新乱天经”,班固的《典引》也提到“躬奉天经”,均强调其作为自然法则的不可违背性。

  2. 天象或天空
    南朝鲍照《游思赋》中“仰尽兮天经”及唐代王勃的“徵象纬於天经”,均将“天经”引申为天象或泛指天空。

二、引申含义

  1. 经书精华
    在古籍中,“天经”也指代《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典的核心内容,被认为是古代文化的精髓。

  2. 成语关联
    常与“地义”连用为成语“天经地义”,源自《左传》,形容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如“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三、用法示例

四、总结

“天经”既可指自然法则、天象,也可引申为经典精华或构成成语表达必然性。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但核心均围绕“永恒、根本”展开。

别人正在浏览...

敖慢笆篱子保安语本任差劲池畔筹筴黜免触山达言彫侈发楞犯奸非道德主义風色傅构俯盼感慰告窆给与孤峯涵渍红夷炮后灯黄糯进火咎氏纪限仪卷筒纸聚变勘正亏骞朗朗乾坤亮弼骊姬媚草免职难产怒涨剽俗匹马一麾蒲萐潜踪轻绝青鞋轻鹢齐物论诠贯躯腰摄判收摊收摭睡僊缩进筒布土簋脱袍退位晩漏委笃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