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凌凘的意思、凌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凌凘的解释

亦作“ 凌澌 ”。流动的冰凌。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二:“ 巴东 之峡生凌凘,彼苍迴轩人得知。” 唐 元稹 《生春》诗:“芦笋虽犹短,凌凘玉渐融。”《旧唐书·王重荣传》:“时 河 桥毁圮,凌澌梗塞,舟楫难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凌凘”为汉语古语词汇,现多用于文学语境,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典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单字训诂

  1. 凌:《说文解字》释为“冰出也”,段玉裁注“冰之在水,如屋之陵出”,本义指水面凝结的冰层,后引申出“逾越”“升腾”等义(来源:《汉语大字典》)。《广雅·释水》载“凌,冰也”,强化其与冰的关联性。
  2. 凘:《说文解字》注“流冰也”,特指冰面破裂后随水流动的碎冰,如《楚辞·九歌》“凘何为兮庭中”王逸注“凘,流冰也”(来源:《故训汇纂》)。

二、复合词释义 “凌凘”属偏正结构,字面指“流动的坚冰”,常用于描绘冬春交替时河流解冻的景象。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载“至若山雨滂湃,洪津泛洒,挂溜腾虚,凌凘激响”,此处“凌凘”即形容冰凌随激流碰撞的动态场景(来源:《水经注校证》)。

需特别说明,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但在古典文献及冰川学研究中仍具应用价值,例如冰川学家施雅风《中国冰川与环境》中引用“凌凘”描述冰川融解过程(来源:《中国地理古籍集成》)。

网络扩展解释

“凌凘”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流动的冰凌,多用于描述冰层融化后随水流漂浮的冰块或冰屑。古文中常写作“凌澌”,属于异体字或通假用法。

  2. 文学例证

    • 唐代杜甫在《后苦寒行》中写道:“巴东之峡生凌凘”,描绘峡江中冰凌流动的寒冷景象;
    • 元稹《生春》诗提到“凌凘玉渐融”,形容初春冰雪消融的动态过程。
  3. 现代使用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其意象多与寒冷、早春、自然变迁相关,常见于诗歌或历史文本中。例如《旧唐书·王重荣传》记载黄河“凌澌梗塞”,描述河道被浮冰阻塞的情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背景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古籍或文学解析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榜楚保奏壁厢蚕箪仓遽惨肃柴刀蝉化侈离传草炊灼惙惙词理窜逸丹翘捣治点鬟电影院鼎昌兜拕法不徇情飞桨公谒孤竹浤浤欢畅兼程并进鉴赏急桨筋节久逸剧读句校口径彄沓昆山调离魂舍离绝躏践李书楼流芳千古柳市龙门笔法炉情帓首逆籍前赴后继欺滥青云独步七星草衢市勺口石汗送神外门宛丘五扰下巴颏仙客来宪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