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死囚的意思、死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死囚的解释

[a convict awaiting execution] 等待执行死刑的囚犯

详细解释

已************,尚未执行的囚犯。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写完,发与那死囚,於斩字下押箇花字。” 郑振铎 《桂公塘》:“船上的人们如待决的死囚似的,默不出声,紧紧的挤在一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死囚指被法院判处死刑且判决已生效,正在等待执行的囚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死囚”特指“已经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犯人”¹。其含义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1. 法律定性:必须经司法程序正式判处死刑,区别于未决犯或嫌疑犯;
  2. 执行状态:判决已生效但尚未执行,若已执行则称为“死刑犯”;
  3. 监禁属性:通常被羁押于特定场所(如看守所死囚监区)等候处决。

法律依据与执行程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51-252条,死刑判决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前需验明正身并安排会见亲属。传统语境中,“死囚”常与“秋决”制度关联(明清时期死刑犯多待秋季处决),现法律已废除季节性限制¹。

文学与历史用例

鲁迅《阿Q正传》中“死囚”一词影射旧司法体系的残酷性:“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反映社会对死刑犯的认知²。


参考资料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P1238.
  2. 鲁迅. 《阿Q正传》. 收录于《鲁迅全集》第一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P7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

网络扩展解释

“死囚”指被判处死刑但尚未执行的囚犯,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1. 法律状态
    指已通过司法程序被判处死刑(包括立即执行或缓期执行),但尚未实际执行刑罚的囚犯。

  2. 词源与构成
    “囚”本义为拘禁(《说文解字》),引申为被监禁的人;“死囚”即“被判处死刑的囚犯”。


二、法律背景

  1. 适用条件
    根据《刑法》第48条,死刑仅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且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例如:故意杀人、绑架、恐怖活动等严重暴力犯罪可能涉及死刑判决。

  2. 执行程序

    • 死刑立即执行:需经最高法复核后执行;
    • 死刑缓期执行:两年考验期内无故意犯罪可减刑。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1. 文学描述

    • 郑振铎《桂公塘》:“船上的人们如待决的死囚似的,默不出声。”
    • 明代《牡丹亭》:“发与那死囚,於斩字下押箇花字。”
  2. 现实案例
    如绑架撕票、恶性杀人案件的罪犯,经审判后成为死囚,等待最终执行。


四、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具体法律条款,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8-50条。

别人正在浏览...

爱不释手饱其私囊北京师范大学兵饷不成三瓦产媪长生禄位缠扰车尘马迹程门飞雪迟疑不断春秧点瑟钓战芳芷肥逸疯疯势势夫婿攻下鼓排简剧急热僦钱酒社救熄齎宣拘制康娱炼之未定离德马掌铁没有不散的筵席面质篾刀明眼人木渠芝女兄佩珍鹏鲲轻量级磬人劬俭渠伊钱禅变煽炽山樵生卉声讨神色自若事本侍学属稿输芒说誓睃拉索喜檀脸窝圆崄阻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