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解纳钱粮的差役。《宋书·孝武帝纪》:“八月辛未, 武皇帝 旧役军身,尝在斋内,人身犹存者,普赠解户。”《明史·食货志二》:“民所患苦,莫如差役。钱粮有收户、解户,驛递有马户,供应有行户。”
“解户”是古代中国赋役制度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解户”指旧时负责解纳钱粮的差役,属于徭役制度中的一种职务。该词由“解”(押送、缴纳)和“户”(承担差役的人家)组合而成,特指负责将地方钱粮押运至官府的专职人员。
该制度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宋书·孝武帝纪》已载有对解户的赏赐记录,至明代形成完整体系。随着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解户制度逐渐被货币化税收方式取代。
常与「收户」(负责钱粮征收)、「马户」(驿站管理)、「行户」(物资供应)等并称,构成明代四大差役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该词属于历史专业术语,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如需深入了解明代赋役制度,建议查阅《明史·食货志》原始文献。
《解户》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解除对某人户籍的限制,使其重新恢复自由身份。
《解户》的部首是「户」,共包含5个笔画。
《解户》是由「解」和「户」这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繁体字為「解戶」。
在古代,「解户」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可能会用古体字「謝戶」来表示。这种写法同样具有相同的意思。
1.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解户了,重新获得了自由。
2. 政府通过新的政策,将会有更多的人解户。
解除、解除限制、解放、解放身份、恢复自由、户籍恢复
取消户籍、解封户口、解锁
限制户籍、封闭户口、锁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