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的善行。《易·繫辞下》:“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上疏曰”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柔 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 宋 吕公著 《进十事·修身》:“虽小善不可不行,虽小恶不可不去。”
(2).犹小技;小的长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今者主上兴於姦,饰於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 唐 韩愈 《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録,名一艺者无不庸。”《宋史·吴璘传》:“以小善进之,则侥倖者获志,而边人宿将之心怠矣。”
“小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以下为详细解释:
小的善行
指日常生活中微小的善举,如帮助他人、拾金不昧等。这类行为虽不宏大,却能传递温暖,体现个人品德。例如《易·繫辞下》提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强调小善的积累对德行的重要性。
小的长处或技能
在古籍中,“小善”也指微小的技艺或优点。例如《史记·吴王濞列传》中“好小善”,即指对细小长处的重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易》《三国志》等文献,或查字典类工具(来源:、5、7)。
小善是指微小、小巧而善良的行为或品质。它强调通过一些细小的善举,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小善的拆分部首为小(小字头),笔画数为4。
小善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晚,一般认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论语》这本古代经典著作中的一句话:“人而不仁,如义何?”(《论语·雍也》)。
小善的繁体字为「小善」,即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较为复杂,小善在古代常写作「小善」或「小㔘」等形式。
1. 她每天都做一些小善事,比如帮助老人过马路。
2.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善举,但它能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小善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汇:
1. 小善举:指的是一些微小的善良行为。
2. 小善事:指的是一些细微的善举。
3. 小善心:指的是内心的善良和宽容。
小善的近义词有:小利、小贞、小义。
小善的反义词有:大恶、大过、大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