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命而死。《韩非子·解老》:“心欲富贵全寿,而今贫贱死夭,是不能至於其所欲至也。”
“死夭”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短命而死,多用于形容因意外、疾病或非自然原因导致的早逝。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解老》:“心欲富贵全寿,而今贫贱死夭,是不能至於其所欲至也。” 此处通过对比“富贵全寿”与“贫贱死夭”,突出人生际遇的落差()。
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古文例句或用法差异,可参考《韩非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死夭》是一个称谓,用于形容某些物体、事物或情况比较极端或严重,常常带有负面的意义。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个动作、状态或结果的不好,通常表示不如人意或不愉快。
拆分《死夭》的部首是“歹”。根据部首分解,它的笔画数分别为:5画(歹部)+ 6画(夭部)= 11画。
《死夭》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在古时候,人们常常使用类似于《死夭》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不好的事物或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流传并被广泛应用。
《死夭》的繁体字为《死夭》。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变种。按照古代写法,死“夭”字的上部为“夵”,下部为“死”。这种写法和现代的写法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现代写法的意义。
1. 我的手机突然死夭了,无法开机。
2. 这个令人生厌的工作让我每天都感到死夭。
1. 死板(形容僵硬、缺乏生气)
2. 夭折(形容早逝,某人夭折意味着某人逝世年龄较轻)
3. 死寂(形容极其安静,毫无声响)
1. 凄凉(形容悲伤、冷落)
2. 阴暗(形容无光、无望)
3. 沉闷(形容气氛或心情压抑)
1. 活跃(形容充满生气、活力)
2. 繁荣(形容兴旺、富裕)
3. 欢乐(形容愉快、快乐)
【别人正在浏览】